漢軍在木華黎的軍隊中占絕對多數。木華黎改變了蒙古軍機動遷移的特點,用漢軍扼守河北、山西、山東各城邑,而以蒙古軍隊為機動力量,有效的控制了各地。木華黎死後,其子孛魯襲其職,繼續從事其事。木華黎的經略中原為蒙古全面滅金打下了堅實基礎。
花剌子模的滅亡和西夏的掃除讓成吉思汗更清晰看到了金國窮途末路的影子,甚至也嗅到了南宋毀於硝煙的味道。成吉思汗用他的智慧和胸懷掌握著金國和南宋的倒計時錶。在認真研究了蒙、金、南宋此時的勢力和各自關係之後,成吉思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南宋由於長期經受金的欺凌和壓迫,已經與金形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每年的敬貢和稱臣讓南宋不僅在身體和財力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更是在思想上飽受著折磨,因為在當時漢人看來長期受這樣一個少數民族的壓制是不可以忍受的。所以對於南宋來說全國上下對於金的仇恨是空前高漲的。在這一點上南宋與蒙古會很輕易的達成共識的。另外,成吉思汗看到自從蒙古對金宣戰以來,南宋已表現出了對金沒有過的強硬態度,這些都是蒙宋聯手的重要基礎。
但如果就此說蒙和南宋之間沒有矛盾,也是很不現實的。因為蒙和南宋畢竟是各自為政的兩大政治集團,他們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是潛在的你死我活關係。這點在南宋的統治者心裡應該說是心知肚明的,同時,當時的形式又迫使兩個政權必須聯手,以藉助對方的力量來消滅共同的敵人——金。這就有如當年孫劉聯合抗魏的情形。只不過是蒙比當年的孫權更具兇猛性和堅定性罷了。
基於這樣的分析和研究最終我們看到了成吉思汗臨終時那樣條理清晰且切實可行的攻金遺囑。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後,準備揮軍滅金,但是不久成吉思汗病死,臨終時留下遺言:“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沒有親自統兵實現自己滅金的計劃也許是成吉思汗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第七章眾說帝王紛紜陵墓依然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