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記載,由海道同元朝建立各種關係的國家約有20餘國。汪大淵《島夷志略》中列舉東南亞及西亞、東非等處的地名100處。行泉府司所管轄的海船有15000艘。海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
非洲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經寫道:“那個國家的全部貿易都操在中國船隻手中。這些船可分三等:較大者三至十二帆。帆以竹片製成,形如織席。每隻船上有人員千人,即水手600人,軍士400人;另附供應船3艘。此種船隻僅剌桐(泉州)及辛克蘭(廣州)能製造,都製成三邊,以三腕尺長的大釘釘牢。每隻船有4個甲板和許多供旅客使用的附有更衣室及各種設備的公私船艙。”
位於蘇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是元朝與南海諸國交通的樞紐。由此而東至於爪哇,向西經馬六甲海峽遠及於印度、錫蘭、阿拉伯半島和東非。各國商人經南海來元朝進行貿易。廣州、泉州、杭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外國商人僑居;元朝的商民也有不少人僑居在南海諸國
據《馬可·波羅遊記》載,元朝使者曾兩次登陸馬達加斯加島,果若如此,中國船隻於元代已到達非洲東南海域。可見,元代商船的航行海域已相當廣遠。當時,在今越南沿海,南洋諸島,印度東、西海岸,乃至波斯灣等地,都有中國舶商活動的足跡。
元代的陸路交通也是溝通東西方的重要途徑。西域交通的陸路,自遼、宋、夏、金對峙以來,長期受到阻遏。蒙古帝國不斷地向西擴展,使通往西域的交通更加暢快。因為蒙古族本身就是一個喜歡通商貿易的民族。蒙古四汗國建立後,更加方便了自由貿易的往來,陸路由三道通往西方。
一道由阿力麻里經塔剌思,取道鹹海和裏海以北,穿行康里、欽察草原到達伏爾加河,由此或西通東歐各國,或經克里米亞半島越黑海至孔士坦丁堡,或經高加索至小亞細亞。基督教傳教士孟德科維諾在寫給教皇的信中說,這是最短和最安全的道路,只用五、六個月的時間便可到達。第二道由阿力麻里入河中,經撒馬爾罕、布哈拉,去呼羅珊(伊朗境)而抵小亞細亞。第三道由和田越帕米爾高原,經阿富汗進入伊朗。由於西北諸王不斷掀起戰亂,陸路的三道時常阻塞。
在元朝開放的經濟政策鼓舞之下,阿拉伯、波斯與印度等地的丁香、豆蔻、胡椒、鑽石、珠寶、香料等物資大批舶至中國,以至“來華商賈不絕於途”;而中國海外出口貿易主要以金銀、瓷器、絲綢為大宗;著名的絲綢、瓷器亦大批漂洋渡海,遠赴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