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傳誦著這樣一首歌謠:“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這裡所說得黃婆婆就是聞名古今中外的著名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中國著名的藍印花布,就是出自黃道婆之手。正是因為有了她,海南先進的紡織技術才被帶到了江南,才推動了江南地區棉紡織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使棉紡織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才會有藍印花布印染技術的普及、提高和發展。
黃道婆十二三歲時,為生活所迫,給人家當童養媳,而偏偏又遇上刻薄的婆婆、蠻橫的丈夫。一天,由於勞累過度,她織布時速度慢了一些,公婆、丈夫以此為藉口,將她毒打一頓,鎖在柴房裡不給她飯吃,不讓她睡覺。黃道婆無處訴苦,便橫下一條心,在房頂掏了一個洞,逃上了停靠在黃浦江上的一艘帆船,隨船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從此開始了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黎族的紡織技術是很有名的。趙汝適《諸蕃志》說黎族“婦人不事蠶桑,惟織吉貝花被、縵布、黎幕”。方勺《泊宅編》記載:“閩廣一帶紡績……摘取出殼,以鐵杖捍盡黑子,徐以小彈弓,令紛起,然後紡績為布,名曰吉貝。”
相對來說,當時內地的紡織產量不高,因此布匹的質量低劣,不能成為人們主要的衣著用品。而海南島一帶生產的棉織物,品種繁多,織工精細,質量、色彩均居全國之首,作為“貢品”進入都城臨安(今杭州一帶,南宋時定都於此)的各類棉布就有20餘種。黎族人民還能織出堅厚的兜羅棉、番布、吉貝等紡織品,染成各種色彩的黎單、黎棉、鞍搭等,銷往全國各地。
黃道婆到了海南後與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勞動生活與交往中,努力學習和掌握當地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黎族同胞的細心傳授,黃道婆自己虛心刻苦的學習,使她了解並熟悉了各道棉和織布工序。在實踐中黃道婆還融合吸收了家鄉織布技術的長處,逐漸成為有著精湛技術的紡織能手。
在海南生活勞作的20多個春秋一晃就過去了,中年之後的黃道婆,思鄉情最切。桑梓故園之思,桑榆晚景之感,葉落歸根之情,使“有志復赤子”的黃道婆在元成宗元貞年間(1295-1297年),帶著黎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和祝福,身背踏車、椎弓等紡織工具,踏上了北歸的路途。並決心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
據陶宗儀《耕錄》記載,“烏泥涇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線弦竹孤,置案間振掉成劑”,操作辛苦,效率極低。經黃道婆改革“乃教以做造捍彈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線絮花,各有其法”,大大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