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馬可·波羅遊記》還記錄了許多當時元朝民間人們生活的一些狀況。這些也都讓當時的歐洲人驚訝的目瞪口呆。歐洲人視胡椒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卻消耗4740公斤,這在歐洲根看來才是真正的“人間天堂”。另外,馬可·波羅還講述到城內有石橋1萬2千座之多,橋下都可通大船。試想,身為水鄉之都的威尼斯人,聽到這個消息定會投來不服氣的目光
遊記中提到的亞洲城市超過100個,叫歐洲人吃驚的描述還很多,例如他說看到了噴油的泉(巴庫的油田)、可燃燒的石頭(煤)、用輕巧的紙張來作貨幣(鈔票)……當時的鐵匠奇勞洛在聽完後說:“他打死也不信大家賣命工作,都為了銅幣或銀幣,給一張紙,誰肯收呢?”
《馬可·波羅遊記》所承載的內容是豐富而詳實的,它不僅給歐洲人帶來了太多的驚訝,更給整個西方社會帶來了中國富裕強大和文明昌盛的信息。這在歐洲引起無窮的聯想和震動,它帶給歐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識天地。遊記打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謬論,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自此兩大洲的距離,才開始拉近。
許多中世紀很有價值的地圖,都是參考遊記製作而成的。同時馬可·波羅的遊記對15世紀左右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也起了促進的作用,當時一些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險隊的領導人曾經讀過馬可·波羅的書,並從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啟示,激起他們對於東方的嚮往和冒險遠航的熱情。
歐洲後世不少偉大航海家受到馬可·波羅的鼓舞和啟發。事實上,美洲大陸的發現是一個意外,因為遊記的忠實讀者哥倫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國。當時歐洲人相信,中國東面是一片廣闊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歐洲老家了,可沒想到的是歐洲人從此發現了一個他們可以利用的更大空間——美洲。
從另一個角度說,正是有了這本《馬可·波羅遊記》,在東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傾斜角度開始倒轉。不管威尼斯以至整個歐洲有沒有受騙,他們“哥倫布改變地理,馬可·波羅改變歷史”的說法是絕對真實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佳楠把馬可·波羅及《馬可·波羅遊記》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來對待。劉佳楠認為:馬可·波羅是不是把中國麵條帶回義大利並形成義大利通心粉也許是無關緊要的爭論,就像菲亞特汽車或空中巴士飛機同中國製造業的關係一樣,到底有多少零部件產自中國越來越難以說清。隨著中歐文化交流發展和中國工業合作不斷深化,總有一天馬可·波羅將會發現,他的故鄉同他的第二故鄉——中國之間正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更深地融合在一起。
第六章“東方莎士比亞”關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