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梅蘭芳與國際人士的交往,最早要追溯到1915年梅蘭芳集中排演古裝新戲期間。那年下半年,他用他的那部新編古裝新戲《嫦娥奔月》招待了一個美教師團體。從此,每當有外賓來訪,在招待宴會或晚會上,梅蘭芳的京劇表演均成為保留節目。在此之前,在華外國人是不進中國戲園不看京劇的,在他們眼裡,戲園充滿了庸俗的喧鬧和混雜的人群,京劇只是敲鑼打鼓、尖聲怪叫。梅蘭芳改變了他們對京劇的觀感,連美國駐華公使在看了他的戲後,也忍不住大聲叫好,並向其國人大加推薦。於是,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與梅蘭芳結識。
也正是如此,梅蘭芳得以跨出國門,將京劇引入國外。兩次出訪日本又去過香港後,更多的外國人知道並認識了他,他與國際人士的交往也就愈加頻繁。1926年,他不但接待了義大利、美國、西班牙、瑞典大使及夫人,還與守田勘彌(十三世)、村田嘉久等50多位日本歌舞伎名伶同台獻藝,更與瑞典王儲夫婦“贈石訂交”。粗略統計,他在那些年接待過國外包括文藝界、政界、實業界、教育界等各界各色人士多達六、七千。由於當時的北洋政府不願意支付外交交際費,或者說因為腐敗而拿不出錢來,梅蘭芳每次接待外國友人就不得不自掏腰包。難怪梅家女傭張媽曾對梅夫人福芝芳開玩笑說:“梅大爺每次要花那麼多錢開茶會招待洋人,我看早晚會讓他們給吃窮了!”
當年的美國駐華商務參贊裘林#8226;阿諾德於1926年11月29日撰文概括了梅蘭芳那時期的外交活動,文章說:“那些在過去十年或廿年旅居北京的外籍人士,滿意地注意到梅蘭芳樂於盡力在外國觀眾當中推廣中國的戲劇。他把自己的藝術獻給祖國人民,使他們得到愉快的享受。與此同時,他在教育外國觀眾如何更好地欣賞中國戲劇表演這方面所盡的力量,也許同樣可以使他感到自豪。我們祝願他諸事成功,因為他在幫助西方人士如何更好地欣賞中國文化藝術方面所盡的一切力量,都有助於東西方之間的相互了解。”
自從1925年8月梅蘭芳、孟小冬合作了《四郎探母》後,很多戲迷都盼望著兩人能再度合作。不過那時,在營業戲中,男女演員尚不能同台,更不能同戲。然而,義務戲、堂會戲則是例外。因此,梅、孟若同台、同戲,只能同唱義務戲,或堂會戲。1926年下半年,機會來了!北洋政府財政總長王克敏為慶賀五十壽辰,決定辦一次堂會。他這樣的身份,應邀來唱堂會的,也一定不是一般人。於是,梅蘭芳來了,孟小冬也來了。
有人提議,晚宴後的大軸戲,理應由梅蘭芳、孟小冬合作一出大戲。這個提議立即招來眾人應和。梅、孟二人也沒有表示反對。唱什麼呢?一個生,一個旦,自然唱生、旦對兒戲,《四郎探母》唱過了,那就唱《游龍戲鳳》吧。梅蘭芳曾經和余叔岩多次合作這齣戲,早已了熟於胸;孟小冬則有些發懵,因為她雖然學過,卻從來沒有演過。初演這齣戲,她就要和梅大師合作,這著實讓她大出冷汗。不過此時,她已經19歲了,心智早已成熟,又多次跑碼頭,舞台經驗也很豐富,加上她年少成名,多少有些心高氣傲,倔強而不服輸。在外人面前,她哪裡會承認唱不了。於是,他倆第二次合作的劇目就這樣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