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變化之力,換代之功”。“易”之稱即是對運動現象的概括,《易》建立的
基礎也就是運動變化。其次,孔穎達認為運動變化的根本在於陰陽二氣之消長。聖
人作卦,畫“一”爻以象陽,畫“一”爻以象陰;畫八經卦為三爻,象天地人,亦
即“三才”,以示運動法則貫穿天地人之中,曰:“變化運行在陰陽二氣,故聖人
初畫八卦,設剛柔兩畫象二氣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謂之為易,取變化之義。”
其三,孔穎達指出《易》經的特徵是抽象性和象徵性:“易者象也;爻者效也。”
象即像,即仿照;交即效,即效法。作《易》之聖人,“仰觀俯察,象天地而育群
品;雲行而施,效四時以生萬物。”簡言之即效法天地及自然規律以生育眾生,長
養萬物。其四,主“易兼三義”說。易的基本意義是運動變化。但這只是易義的一
個方面。孔穎達從《易緯乾鑿度》說,曰:“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簡)也,
交易也,不易也。”簡易是說:天地無言,日月星辰布滿天空,光明燦爛,並不繁
冗,但在此“不煩不擾,淡泊不失”的背後,蘊藏著無限神機。此即自然規律的客
觀性和必然性。變易,指陰陽二氣運行,陰陽作為無所不在而又對立統一的兩種力
量,實際是事物的矛盾性。天地變化,五行疊代,四時更替,乃至人世之進退榮辱,
成敗利鈍,無一不是這一矛盾規律的具體表現。不易,指尊卑之位。天上地下,君
南臣北,父坐子伏等等皆是。其實,這些對等的地位關係終究是有變化的,不變是
暫時的,所謂不易實際是運動過程中一定時期內的相對穩定性。“易兼三義”實際
包含了矛盾運動的規律性(易簡)和運動形式(絕對的運動和相對的靜止),這是
合乎辯證運動觀的。其五,易包有無。針對儒家崇有、老莊貴無的分歧,孔穎達采
納王弼的方法,援道入儒,提出“易兼有無”的命題。他說易之三義都是就“有”
來說的,易簡、交易、不易,都是有形事物的運動形式。“然有生於無”,易理中
兼有“無”。因此《乾鑿度》說:“有形生於無形,則乾坤安從而生?故有太易,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是看不見的氣;太初是氣體的開始;太始是形體
的開始;太素是品質的開始。氣、形、質未分之時即“渾沌”,渾沌的特徵是“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