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操辦喪事,凡事先稟告父親而後施行,一切細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鄉親們都稱
贊他精明能於。
後來,吳澄又師事程紹開先生,通過往來問學,使自己在學業上更加精進。程
紹開(1212—1280),字及甫,號月岩,廣信貴溪(今江西貴溪縣)人。寶祐四年
(1256)曾伏闕上書萬言,指斥南宋時弊。至咸淳四年(1268)始中進士乙科,授
從仕郎,差臨汝教授,調寧海軍節推,歷禮、兵部架閣。他曾自創道一書院,又主
講象山書院,提倡合朱(熹)陸(九淵)兩家之說。吳澄繼師事程若庸之後,又跟
從程紹開問學,深受其“和會朱陸”學說的巨大影響,後來成為元代理學界朱陸合
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吳澄轉益多師,註定他將來成為元代一位儒學大家。二程都是他的良師益友,
二程之學也都是他的理學思想形成的重要淵源。如果說程若庸謹授程朱之學,使吳
澄獲得“正學真傳”,從而在理學研究上打下了堅實基礎;那麼,程紹開倡導“和
會朱陸”,更啟迪他“深造自得”,從而形成了以折衷朱陸為特色的草廬學說。
三、接武朱熹
吳澄以聖賢之道自任,他並不只是滿足於學習聖賢之道,而更重要的是立志接
武朱熹,最終躋身於聖賢之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19歲的吳澄作了《道統
圖並敘》,闡明了儒家道統歷代承傳和發展的脈絡,公開以朱幕之後道統的接續者
自居,充分表現出一位青年學者非凡的自信和自負。在寫給學者的書信中,他曾以
“豪傑”比之於儒學“聖賢”,又“以紹朱子之統而自任”。他這樣說道:
天生豪傑之士不數也。夫所謂豪傑之士,以其知之過人,度越一世而超出等夷
也。戰國之時,孔子之徒黨盡矣,充塞仁義若楊、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
其時,獨願學孔子,而卒得其傳。當斯時也,曠古一人而已,真豪傑之士哉!孟子
沒千有餘年,溺於俗儒之陋習,淫於老、佛之異教,無一豪傑之士生於其問。至於
周、程、張、邵,一時迭出,非豪傑其孰能與斯時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數子之大成,
則中興之豪傑也。以紹朱子之統而自任者,果有其人乎?(虞集《吳公行狀》)
吳澄在這裡高度評價孟子、朱子繼承儒家道統並將儒學發揚光大的歷史功績,
隨即又明確指出在朱子之後尚無他人承傳道統,實際上自許為朱子之後一人而已。
為此,他在這封書信中又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