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開中商屯
撈錢嘛,其實誰都喜歡。
連堂堂英國公、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傅、中書令李績,都一樣的喜歡撈錢。
“陛下已經下旨在武珍州設立武珍都督府,以薛仁貴為武珍都督府都督,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功,總判府事。”
這個權力很大。
不過李逍聽出了一些話外之音,“朝廷準備設州立縣,殖民屯駐嗎?”
“當然。”
李績的話里很是霸道,對於百濟的處置,朝廷里其實一直是有兩派聲音的。一派認為,百濟畢竟遙遠,在海之東。此次出兵百濟,目標是高句麗。因此對於百濟,應當以征服為主,擒其君王入長安,然後冊立一個新的百濟王,朝廷在百濟設一個大都督府,派將領率兵鎮守。
這其實是一種羈糜制度,就是朝廷雖然在那裡征服,然後駐軍,但實際上統治的依然是百濟之民,而且是委任百濟原來的那些酋長首領們為州縣長官。
羈,馬絡頭也;縻,牛靷也,實際就是籠絡控制。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納入朝廷管理,實際就相當於自治。
所謂“羈縻”,就是一方面要“羈”,用軍事手段和政治壓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經濟和物質的利益給予撫慰。
這種制度,其實也是朝廷的一種無奈手段,主要還是鞭長莫及,難以有強力控制。但這種制度也有其好處,因為漢族統治階級可以緩慢地伸展勢力,安置州縣,逼迫各族逐步後退。反之,例如南朝梁末,梁統治者退出雲南,州縣全為豪酋占據。
但是朝廷里以李績為首的不少大臣則堅決反對這種策略,他們認為應當直接設州置縣,派出朝廷官吏上任,一邊駐軍,一邊移民,要直接把這些蕃人直接納入朝廷統治之下。
就如同大唐立國之初對於嶺南的政策一樣,嶺南之前多由漢人豪強和俚人酋長占據,大唐立國,他們上表稱臣依附,但實際上卻依然是一方土豪,國中之國。此後朝廷加強控制,引發了嶺南豪強們的叛亂,但朝廷沒有絲毫姑息,幾場平亂戰爭打下來,最終朝廷還是成功的奪回了統治權。
雖說嶺南,尤其是嶺南西部的控制力還不算強,但起碼這是進步。
李績認為對百濟,也應當用這種政策。
一面設立都督府,屯駐兵馬鎮守,同時設州置縣,派遣官吏前往,再陸續移民過去,對於百濟的豪強酋長們,則以打擊為主,對百濟百姓,則編戶齊民,納入朝廷的戶籍,授田均地,讓他們成為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