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喜
又過了幾日,劉三貴果真趕了驢車接了陳氏過來,她還帶來了個消息,說是自家的宅基地沒有賣掉。
張桂花聽後答道:「左右爹爹埋在那裡,不賣掉宅子也行,這事兒待弟弟回來了,讓他拿個主意。」
陳氏自然是願意的。
張桂花把地契、田契並那租院子的契書都交給了自家老娘。
陳氏摸著契書激動不已,顫抖著手摸了又摸,最後從懷裡摸出一塊手帕子,拿手帕子包了又包,剛放入懷中又覺不妥,只管問張桂花要了油紙又細細的包了一層。
這才稍微安了安心,不過,還是會時不時的摸摸懷中,生怕那契書不在了,還是張桂花實在看不過去,給她尋了一個小匣子裝好,再次幫她收起來。
陳氏一來,最開心的莫過於劉稻香,因為,陳氏會變著花樣兒,給她們姐妹仨做好吃的零嘴。
有外婆婆疼的孩子就是幸福。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轉眼又到了清明,劉齊氏不曾回來,到是劉大富回來了。
他是回來掃墓的。
在得知劉仁貴的想法後,劉大富還是很欣慰,只道這兒子沒有白養,知道疼爹娘了。
因著劉齊氏不在家,劉大富這一次腰杆兒挺得筆直的,說道:「明兒,仁貴同三貴一起跟我去後山祭拜。」
劉仁貴無所謂,這事每年得干一次。
劉三貴卻是用激動的眼神看著劉大富。
陳氏因為也要給亡夫祭拜,已經在昨兒就回了五十里村。
第二日,劉稻香家少不得買豬肉,撈魚宰雞,這飯桌上便能看出來,劉稻香家的生活當真是躍上一個大台階。
「娘,咱家咋沒雞吃?」劉珠兒夾了一塊雞咬了一口,在家天天不是豬耳朵就是豬鼻子,再不就是豬臉肉,要不就是豬肝,豬肺,豬大腸,吃得她隔得老遠都能聞到豬屎味兒了。
「你奶沒養,爹,咱家是不是讓娘下回買點秋雞崽回來養著,你看,智兒跟寶兒都身子虛著呢,光吃豬肉咋行!他們天天念書念到三更半夜,哪能不吃點補的,為了孝順爹娘,咱仁貴可是連掌柜都不當了,特意回來陪著爹娘的,哪曾想......」
這話劉大富愛聽,孩子知道孝順了是好事。
也不知是不是他也喝高了,順嘴就應下來了:「現在還不晚,這會村裡有人家抱雞崽子,你要是覺得可行,就捉些回來養著。」
「爹,孫氏是個渾的,她哪會養什麼雞啊!你別慣著她,別把雞崽子們給糟蹋了。」劉仁貴忙勸著。
劉大富擺擺手,答道:「稻香,你家的雞可也是餵的米和糠?」
「是呢,我娘在菜地里種了不少青菜,還有栽了不少倭瓜,紅薯,這些都是可以拿來餵雞的。」
她家的雞多,反正自家種再多也是能吃光光。
「不用擔心,對了,你們大嫂生了個大胖小子,你娘還要在那邊留上一個月,待滿月了才會回家來,實在不行,叫你奶再買個婆子回來,這樣,家裡餵雞的事,可以交給她去做。」
劉大富不當家,不知劉齊氏今年手頭上緊著呢。
他在這裡畫了一個大餅,劉孫氏就天天站在那大餅下望著,每每在村口看著她踮起腳朝鎮子方向看去,劉稻香都樂得見牙不見眼。
又過了半個月,劉秋香拿著繡棚子去了李三嬸家,是李翠花來喊的她,說是她娘又新學了一個花樣子,讓劉秋香也跟著去學。
劉稻香與張桂花便去了後頭雞舍打掃衛生,劉春香如今已經一歲多了,跟著她倆跑來跑去。
雞舍必須天天打掃,尤其是春天,雞糞能產生氨氣,這氣味能毒死雞崽們。
張桂花打掃好雞舍,彎腰端起簸箕想把雞糞倒外頭的大缸里,誰知一個沒站穩,人家就往一邊倒去。
也虧得那簸箕是挨著牆不遠放的,她伸手一扶牆面,這才沒有倒在地上。
「娘,你咋了?」劉稻香扔下掃帚就跑了過來,一瞧她臉色不大好,忙道:「娘,你哪兒不舒服。」
「沒事,娘就是站得猛了,有些頭暈,快扶了娘去邊上歇會兒,大概是昨晚沒睡好。」張桂花有氣無力的答道。
劉稻香扶著她往雞舍外走,正好看到陳氏拿著籃子從灶屋裡走出來:「外婆婆,快些來,娘不舒服了。」
陳氏聞言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桂花,咋了,你這臉色咋這麼白?」
「娘,我大概是這段時日累壞了,就是這幾晚老是起夜,不知是不是天越發熱了,白日裡喝水喝太多的原故,因此......」
陳氏看了一眼劉稻香,見她正一臉擔憂的看著自家閨女,想了想,又問:「你的小日子可對?」
「有兩月不曾來了,以前也是不準的,娘,你也知道,咱家過了年後就一直忙活,不准也正常。」張桂花覺得自家娘想多了。
「要我看,還是悄悄請個郎中來瞧瞧吧!」陳氏不放心,又道:「這些活你先放著,一會兒我來做。」
劉稻香是個偽小孩,從兩人的對話多少能聽出一點點。
「娘,你真不舒服就該早說,外婆婆,要不,我現在就去請郎中來?咱村裡有。」
陳氏看看時辰,此時離午時還有個把時辰,但再過小半個時辰,劉三貴就該從鎮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