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稻香痛快地答道:「我爹去鎮上先生家了,等會兒我就差人去喊他回來。」
一旁的黃大奶奶連忙道:「劉秀才的先生是個舉子。」
舉子可比秀才難考多了,誰也說不準哪個舉子就去上任當縣令了。
舉子是候補,有時是會被朝廷安排去當縣令,主管一方。
那呂姓官差臉有異色,黃大奶奶又賠笑道:「這大熱天的,知了叫得人煩躁,幾位差爺不如先在我家歇歇,待暑氣散了些,差爺們若想回縣城,我做主,給幾位官爺包輛牛車送回縣城,如何?」
「呂哥,我看可行,大熱天的,實在是曬得人受不了。」其中一位年紀稍大地在一旁勸道。
主要是他愛吃黃家的這西瓜,個大,夠甜,很消暑。
里正因為這些人慾強徵稅而不痛快,壓根兒就不想再開口留這些人吃飯,他心裡有氣,劉稻香暗中朝他眨眨眼,示意他先別急。
黃大奶奶賠笑道:「是,是,是,這位官爺說得對,這大熱天的,還真容易曬得人頭暈腦痛,還是先在我家吃頓飯,喝上杯小酒。」
正巧,青梅捉了雞過來了。
同來的還有春嬌。
「姑娘,黃老夫人,里正,咱夫人得知幾位差爺來了,已差人去鎮上請咱老爺回來,又說光有雞怎麼行,正好咱舅老爺年前從海外回來,捎了些墨魚回來,夫人讓奴婢們一同帶過來,只是得讓老夫人費些心,叫人剁些肉沫子和著,做道墨魚肉丸子湯吃,叫幾位官爺嘗個鮮。」
墨魚在青州都算是頂金貴的玩意了,劉稻香家能多吃到海鮮,也是託了張裕德的福。
海外?
那位姓呂的心中一驚,他有些詫異,自己不過兩三年不曾來三十里村,怎地這個劉秀才家好似很有背景了?
旁人不知,能走海商的,他在衙門裡混得久了,機緣巧合之下聽說過能走海行商的,背後的靠山只有京裡面的幾位,大多是皇親國戚在裡頭摻了一腳。
一時,他也拿不住該用什麼態度了,里正到底不願推了自家婆子擺下的台階。
因此,笑道:「呂爺,她家舅爺是個渾的,小小年紀就跑到外頭去闖了,也合該他運道好,這不,竟然跑到海外經商去了。」
呂爺忙道:「我早聽說墨魚雖說是魚,卻與咱河裡的魚不同,是不長魚鱗的,又聽那些貴人提過,這墨魚煮湯弄得好了是美味,可要弄得不好,滿桌都是魚腥味。」
青梅笑答:「呂爺只管放心,咱舅老爺早就教了婢子如何去腥。」
「哈哈哈,沒想到我有如此口福,到是借了里正的光了,不錯,不錯!」呂爺連道兩聲不錯。
不難聽出他心情十分好。
劉稻香與里正相識一眼,暗道,還好投對了胃口,只是這姓呂的當真不是好東西。
留下里正繼續陪這幾位官差,劉稻香與黃大奶奶,以及青梅、春嬌,一併去了廚房。
黃大奶奶好動,又因在農村閒來無事,許多家務活都是自己動手。
因此,家裡只請了一個廚娘,一個粗使婆子,還有一個小廝。
劉三貴到時,劉稻香正指揮著廚娘幫忙做墨魚肉丸子湯,趙婆子聽說官差在這裡,也送了幾隻雞蛋過來。
她完全是看在里正的面子上。
除了一個香辣乾鍋雞之外,一道墨魚肉丸湯,一個炒紅薯葉,一個五花肉蒸乾豆角,還有一碗蒸雞蛋羹,一碗辣椒蘿蔔炒臘肉。
干豆角還是黃大奶奶去年做的,拿來用煎過的五花肉蒸,味道剛剛好。
「青梅,春嬌,把菜呈上去。」
劉稻香吩咐兩人去上菜,黃大奶奶已經叫廚娘在廚房裡另支了一張桌子,只等劉稻香坐下一起吃飯。
「我還真擔心送信的人找不到你爹。」
劉稻香也覺得慶幸,劉三貴雖說是去了郭修凡家,可也難保沒有鄉紳請兩人去家中吃酒。
「運氣,活該咱們村風水好。
黃大奶奶聽後很高興,給夾了一個墨魚肉丸放碗裡:「這話咱愛聽,可不就風水好,好事多磨,苦盡甘來,說不定咱村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黃大奶奶覺得,劉稻香家吃肉,隨便灑點肉湯都夠村民們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