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最是明白人
「娘!」劉稻香嬌聲與她撒嬌。
「閨女我再如何臉皮厚,那也是你的閨女,親生的!」
張桂花被她的話給氣樂了,伸手往她後背上一拍:「就你這小嘴能說會道,我說不過你,總成了吧,快些拿些銀子出來孝敬娘親。」
「得令,回頭就讓青梅給您送去。」劉稻香一番作態,讓張桂花才來沒久的憂愁已發作空氣了。
「娘,您哪天去銀樓?是不是藏珍閣,閨女聽說那裡的頭面最最好看。」
劉春香一聽來了精神:「娘,二姐最有錢,您只管去那裡,要挑最好最貴的,反正二姐會孝敬您!」
完了,覺得這話兒怎麼聽著有些不對,她又補了一句:「閨女也孝敬,孝敬所有長輩,不過,閨女我比不過二姐這個錢倉,所以,只能平日裡時常買些可口的點心孝敬爹娘,孝敬小舅舅、小舅媽,還有最疼我們的外婆。」
陳氏聽得直樂呵,大外孫女孝敬四季衣裳,二外孫女孝敬頭面首飾,三外孫女孝敬綿軟糯香的點心。
她真想告訴老天爺,還想再活幾百年。
當然,陳氏也就只是這麼想想,做做白日夢,當不得真。
張桂花聽著她們說著說著,就說到藏珍閣哪個頭飾好看,哪個更精緻,劉春香到現在還在懊惱,當時應該把那兩個喜歡的珠串同時買下來。
劉三貴在一旁聽得直點頭,自家婆娘真會教崽女。
家裡的女人們說到最後,最後決定明日一起出府,順道兒去吃吃美味齋的東西,逛逛青州城最有好的藏珍閣,最後,去劉秋香的巧雲繡坊挑合意的料子。
一直被當成壁柱了的劉三貴,在心裡默默地算了把時辰,估摸著這一屋子的女眷們,大抵是要早上太陽剛升起就會出門了,然後,踩著點兒回府吃晚飯。
他在心裡琢磨著,自己明兒是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約上三五同窗,小酌一番?!
劉稻香她們可不知自家親爹心中的小九九,一個個說得興奮極了,最後果然如劉三貴所預料那般,一致決定,明兒一早去正街上尋間味道好的早餐鋪子吃早點。
如此一來,第二日,劉稻香她們便在外頭耍了一天,在早餐鋪子吃了點心,就先去了賣胭脂水粉的地方,再去了劉秋香的繡坊,於是,這一上午便過去了,吃過午飯後,又小憩了一會兒,一下午,這一群老老少少的女人們,全都泡在了藏珍閣里。
為此,劉稻香沒少出血,當然,最壕的還是丁月桂,誰叫她嫁了個窮得只剩下銀子的夫君,一出手那叫一個闊綽,每個兩套上好頭面,還有各種金項圈、銀項圈。
對此,劉稻香十分無語,就不明白,這個洋舅媽,咋就這麼熱衷給晚輩們買項圈。
當她看到被婆子抱在懷裡的軒哥兒時,劉稻香默默收起了對自個兒的同情,看看拿十分同情的小眼神瞅瞅軒哥兒,再看看他身旁的那小箱子,沒有十個也有八個,金的,銀的,雙魚的,響鈴的,如意兒的,平安富貴的......
花銀子的時候,日子過得實在太快了,就那麼唆的一下,一眾老少女子們還沒買過癮,已經到了黃昏時,家中的管家已差人來問,眾位主子們是在外頭用了飯回去,還是回去吃飯呢!
陳氏有點上年紀了,再加上受寡的那些年日子過得十分苦,因此,她的牙口一直不是很好,外頭的東西不如府里下人們做得合口味,她便開口說自己要回去吃,家裡的飯爛些,好嚼。
丁月桂本想在外頭吃,見婆婆如此說,想了想,便說讓張桂花帶了孩子們在外頭用飯,她陪婆婆回去用飯。
張桂花自是不同意,即然是一起出來的,那便一起回去,就說她也回去,讓劉稻香三姐妹帶著浩哥兒、瑜哥兒還有軒哥兒在外頭用了飯再回去。
沒有長輩們的鎮壓,三個小魔頭十分高興,把小腦瓜子點得跟搗大蒜頭似的。
劉稻香也不嬌著他們,由著他們三個在地上亂跑,只讓婆子們不錯眼的看著。
一直玩到街上燈火通明,這才在三小隻不情不願中踏上了回府的路。
如此,在府中休息了兩日,把該歸整的都歸整了,又造冊鎖進庫房,張桂花這才帶著崽女們回了三十里村。
回老家的那幾日,老天爺難得賞了臉,一路晴到底。
劉稻香一家是踩著紅通通地落日,慢悠悠地到了家。
才剛一到家,便有管事來回稟紅薯收得如何了,也有莊頭抱著冊子來見主子的,自是要盤算這一年的開支與收益了,這些都要交給主子自己看的。
更有聽到消息,聞風而來的黃大奶奶與劉孫氏、李三嬸。
劉珠兒的婚期已不遠了,。
只因對方這一次並不曾中舉,因此,兩家商議了一番,不如早點成親算了。
好歹有個秀才的身份,能有三十畝免稅田,家中的嚼用到也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