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賣去海外。
張裕德得了他的吩咐,又見他不想多說,本想直接起身離開,誰知,他又鬼使神差地提了一句:「我姐有意給我二外甥女添個牧場做嫁妝。」
蘇子燁的嘴角微微上揚:「嗯,她不捨得離家,可我有些等不及了。」
隨後他又神情一冷:「多事之秋,還是讓她待在那處更安全。」
張裕德心中暗嘆,自家姐姐為了他二外甥女的婚事,又要繼續擔憂一段時日了。
三日後,張裕德帶著戀戀不捨的洋媳婦——丁月桂,在劉府前揮揮手,與劉稻香一家子依依惜別了。
熱鬧了數日的劉府,突然沉寂下來,叫閒鬧慣了的劉家兩姐妹很是不適應。
好在林珍珠又差人來約兩姐妹去安國侯玩耍,另有蘇惠蘭差人來,約了兩人一同去逛街。
劉稻香見此,乾脆把兩人拉上,又叫上了自家姐姐與劉芷菱,幾人天天吃吃喝喝,聽聽小曲兒,逛逛街,又做了幾回敗家娘們。
這日子伸著小胳膊劃啊劃,轉眼便到了六月十六日。
最近幾月難覓蹤影的劉正信突然出現在府里。
晚飯自然是擺在了仁禧堂,這一次,連劉芷菱也在,劉稻香不由奇怪地看了她好幾眼,在桌子邊與她咬耳朵:「八姑姑,今兒刮的什麼風?」
平日劉正信在家吃飯,劉老夫人從來不允許劉芷菱上桌吃飯的。
劉稻香猜,她是防著劉正信與劉芷菱,怕兩人見面的時日長了,會時常在她跟前秀父女情深。
劉芷菱笑嘻嘻地壓低嗓門與她說道:「我也不知,不過,終歸是能吃頓好飯。」
劉稻香朝她輕笑:「你到是想得開。」
「不然怎麼辦,小胳膊拗不過大腿啊!」劉芷菱因為跟衛先生習舞的原故,劉老夫人對她的飲食管得很嚴,大多時候只允了她吃些齋飯又或是些水果之類。
連糕點都不許她沾上半點沫沫。
所以,劉芷菱最開心地時候,便是接了劉稻香的邀請,跟著一起出府去玩。
大抵是因為張桂花出身不高,在京里還不曾站穩腳根的原因,劉老夫人對於劉稻香邀了劉芷菱出門走動,也不曾反對。
其實,劉稻香並沒有太多去處,不過是她姐姐家,又或是安國侯府,再不就是去見蘇惠蘭。
但平王府不是一般人能進去的,劉芷菱多數還是隨了劉稻香姐妹去找林珍珠玩。
食不言!
劉老夫人對這一條要求很嚴,待劉正信說了開飯二字後,一時,屋裡只有輕微的碗筷碰觸聲。
飯後,劉正信這才吃著茶,與眾人說起事來。
「後日是六月十八,皇上欲帶了大臣們遷往避暑山莊。」
「爺爺,皇上不住皇宮裡嗎?避暑山莊在哪兒?」劉稻香嬌聲笑問。
一直聽大家提起避暑山莊,她卻一直不知這山莊在哪兒。
「說是山莊,不過是一處環山臨湖行宮,在皇宮的北邊,離京城大約十天的路程,到比京城實在涼快太多。」劉正信看了劉稻香一眼,又道:「皇上在那處一般以住到八月中旬方才回來。」
劉稻香心裡算了一下,京城農曆九月份已經下大雪了,到時那邊估計已秋涼。
劉老夫人笑得很和藹,接話道:「可不,你爺爺往年是元帥,又長年帶兵駐守邊關,每每到了這時,我哥哥嫂嫂總喜歡喊了我與蓉兒一道去避暑山莊玩耍,說起來,那裡的景色早就膩味了,再加上蓉兒已是外孫們的娘親了,今年便不打算再去了。」
劉正信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瞧得劉老夫人後脊發涼,只聽他說道:「今年太子被安排守在京城,隨行的只有恆親王,與十三公主、十六皇子,十八、十九公主,二十皇子。」
聽得他如此說,劉稻香便知劉老夫人為何說不去了,一個,怕是她一去,這府里的大大小小女眷們,她都需得帶去,二個,他的親哥身為太子詹事府少詹事,太子即然留守京城,劉老夫人自然也不願帶著忒扎她心的這房人去。
「真的?我還說自個兒不去,京里又要冷清兩個月,不曾想,我娘家嫂嫂一家子也去不成!」劉老夫人對此很高興,如此一來,東院那一家子借不上這股子東風了。
可是,劉正信接下來的話,卻是狠狠打了她的臉。
「你早早便說過不想去,今兒宮裡把隨行的名單放了出來,我瞧了瞧,便做主把你的名字划去了。」劉正信話說到這裡時,劉老夫人已笑得合不攏嘴:「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只可惜孩子們無緣能去那處。」
因劉三貴只是舉人,劉正信又是今年才提為都指揮使,她認為,劉三貴一家子的名字必不會在那冊子上。
她才有這裝模做樣的感嘆。
「原來夫人跟我想的一樣,我也是這麼認為,三貴是先苦後甜的命,早先年把這輩子的苦都吃盡了,往後只會有越來越多的福氣,這不,果然如此,我才官居二品,他的機會便來了,這一次,孩子們的名字全都在冊子上。」
全都在冊子上?
劉稻香悄悄地看了身側的劉芷菱一眼,難道八姑姑的名字也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