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財提起劉珠兒,越發笑得開心:「嗯,她是真過得她,也虧得她看得明白,我那姐夫雖說念書不會太有出息,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如今,他在你小舅舅的介紹下,去了青州城一富商家坐館,姐姐又在巧雲繡坊當差,兩人一年也能尋些銀子,現如今,雖還不曾買小院,但家中已添了數十畝薄田。」
這麼說,劉珠兒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劉稻香這才放下心來。
劉智財把斗篷一披,得瑟地邁起了王八步,嘴上還不停:「哦,對了,咱村的齊夫人,就是翠花啦,她托我給你帶了不少山貨,我來之前,她帶著她娃還有她夫君給我送行,不停地念叨著,你最愛吃後山上長的蘑菇與黑木耳,她特意請了村裡的小姑娘去給你采的,又親自曬乾只挑品相好的讓我帶來了。」
劉稻香一家子被他給逗樂了:「自然,我總覺得京城裡買的山貨不如咱在後山采的好吃。」
張桂花這時說道:「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與你們可都是在那裡出生長大的。」只可惜以後那裡再也不是她們的家,也不是她們劉家這一支的根。
「嗯,京城裡的那些東西怎麼能比,那些真正的好貨都是自個兒留著送人了,哪裡捨得拿出來賣給別人。」劉智財不知她們的心思,笑呵呵地伸手摸著斗篷帽沿上的那一圈毛,又問:「這是什麼毛啊,我瞧著不像是兔毛,而且,不是皮的麼,怎麼做的竟這般輕。」
「狐狸毛呢,不過斗篷裡頭是用削製得很薄的羊皮毛做的。」劉稻香很熱情地為他解惑。
「對了,鎮長爺爺一家子可還好,李三嬸家可還好?」
劉智財摸了摸,心裡很高興,到底那時自己沒有行錯路,終歸與劉三貴一家子結了個善緣。
「都好著呢,鎮長爺爺還說要捎東西,給鎮長奶奶攔住了,不然,我可就要變成送貨上京的,而不是上京趕考的學子了。」
「智財哥這兩年在家中可還好,二伯娘可還好?」劉稻香又接著問,一邊示意身側的青梅去接過劉智財脫下來的新斗篷。
「尚好,因為你家的原故,又有鎮長爺爺地看顧,我家的日子過得很順坦,我安心在家管著家裡產業,念念書,好在這兩年風調雨順又沒什麼開銷,索性多添了些田地,寶兒也挺好,我來之前,他還跟娘鬧騰,非要跟著上京來,說是很久沒見到你們,想念得緊。」
劉春香在一旁聽了樂道:「胖子哥哪裡是念著我們,分明是惦記我二姐姐做的好吃的。」
劉稻香聞言不覺莞爾,劉智寶因為從小就很胖,大家都喚他寶胖子,胖子大多都是吃貨,他也不例外。
張桂花不由想起以前的事,現在回想起來,她還得感謝劉齊氏,要不是她把手伸到兒子房裡,劉孫氏又怎麼會看清了自己的枕邊人,從而學好了呢,更是把自己的兒女們教養得不錯。
「對了,我娘讓我帶了些家裡的剁辣椒,白辣椒,還有干豆角,鹹菜、臘魚、臘肉還有臘野味,非說京城買不到咱三十里村的東西,哭著喊著讓我帶過來了。」劉智財光顧著高興,把自家娘親交待的事給忘了。
張桂花聞言樂得不行:「哎呀,真的有這些,北地這邊都是醬菜,我老吃不慣,自己也試著做過,總不如在咱三十里村做的好吃。」
劉智財暗中放下心來,看來,他娘是真的送到嬸子的心坎上了。
「可不,早上吃麵條往裡擱點蒜蓉、剁辣椒,那味兒,嘖嘖,想想都叫人流口水,不行,今兒中午咱們叫廚娘給我們做手擀麵。」張桂花忍不住了,毫不猶豫地拍了板。
劉稻香的眉尾跟著跳了跳,莫名地期盼自家老爹能快些回來收了自家吃貨娘親。
「娘,智財哥與智勝哥今兒才來,吃麵條好嗎?」
張桂花是當真愛吃麵,見自家閨女問起,心把頭側向一旁,目光炯炯地盯著兩個侄子,大有不答應,她定叫兩人好看之意。
劉智財縮了縮脖子,他可沒想到不過是一份剁辣椒,自家嬸子竟偏愛到如此地步。
心中記下,待回頭寫了平安家書寄回去,定要提醒自家娘親,明年多在自家菜地里種些辣椒,實在不行,可以拿銀子到村里去收一些,他是真不知自家嬸子獨愛這個。
「娘,晚上是吃家宴吧!」劉稻香覺得即然娘親帶了頭,她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張桂花立馬知道她要說什麼,忙點頭道:「晚上燒個大蒜皮白辣椒臘肉。」又發現三道目光看向她,伸手摸了摸自個兒鼻子,心虛地問:「有沒有臘牛肉?臘豬臉?臘腸總有吧!」
劉智財一臉懵逼了!
不是說京城是富貴金窩窩麼?
怎麼嬸嬸一家子,好像沒吃過飽飯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