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幾人到了靜水院時,織錦卻是來回話了。
「不是讓你去請三姑娘了麼?怎地不曾隨你一起來?」
織錦忙答:「三姑娘原本聽說側妃娘娘與二姑奶奶要來,特意早早出門去西街一個小鋪子買果木烤鴨了,還說,整個京城就數那家的味兒最地道。」
她說到這兒,欲言又止。
「怎地,還有事?」
張桂花的話語夾著一絲不可抗拒。
織錦又道:「三姑娘原是這麼打算的,只是剛才奴婢去三姑娘住處時,正好碰到了被她打發回來的之初,說是路上遇到了其其格,還有幾個將軍府的少爺、姑娘們,非拉了她去一座別院玩了。」
「還真是可惜,我還想著會一會睿郡王妃的這個妹妹呢!」永樂郡主表示很遺憾。
張桂花見了,忙道:「莫急,莫急,我這就打發人去尋了她回來,只說家中來客了。」
永樂郡主回頭看了自家娘一眼,見她果然應頭允了,便道:「那我便坐在這裡乖乖等著好了。」
她此話一處,端王妃毫不遮掩的面帶異色,永樂郡主又笑道:「難得有個投我脾性的,自然要耐著性子等一等。」
端王妃笑道:「那你便坐一旁看我們打馬吊吧!」
永樂郡主不太喜歡這一類的娛樂,她與劉春香一般,是個閒不住的陀螺,一刻都不安生。
「好吧!」
她答得十分勉強。
錢側妃見她應了,很熟稔的喊紅菱、青綢支桌子,她老人家早就等不及了,手癢得狠。
四人打起馬吊來,時間過得很快,待丫頭們喊該吃午飯了,眾人才驚覺,怎地永樂郡主竟如此安靜,又皆舉目往她的坐椅去張望,誰知,她早已不見人影了。
劉稻香還不曾開口,青梅已回稟道:「各位主子,先前我家三姑娘回來了,親自到這邊來見客,瞧見各回主子正打馬吊打得起勁,不欲打擾,便請了永樂郡主去了她的小院玩耍,同三姑娘回來的,還有定遠將軍家的兩個姑娘。」
端王妃聞言臉帶喜色,問:「她們幾個相處的可還好?」
她對自家小女兒並無信心,主要是她家小女兒想法太單純,有時說話,極容易得罪人,再者,她家小女兒雖說不上是武痴,卻也極喜歡與人打鬥,比個武啥的。
青梅忙答:「郡主與我家三姑娘極合得來,我家三姑娘還把自己珍藏的一對圓月彎刀送給了郡主,這對彎刀還是老太爺駐守西北時,從紅夷手上奪來的,吹毛斷髮十分鋒利,後給了我家三姑娘。」
「如今,郡主與我家三姑娘,還有定遠將軍家的兩個姑娘,一起在小院裡欣賞那對彎刀呢,郡主許諾,說是要為咱家三姑娘尋個好鞭子,人家義結金蘭是互贈香帕,郡主笑說,她倆是互贈兵器,到與旁人的情誼很不同呢!」
端王妃聽了越發高興,難得有不嫌棄自家小女兒爭勇好鬥的,忙道:「當真是緣份,若我早知你家三姑娘的性子與我小女兒的相投,只怕,早早與劉夫人有往來了。」
劉稻香在一旁樂見其成,又聽端王妃說回家去找她家王爺,定要給劉春香弄一條十分結實耐用的長鞭。
張桂花也高興自家小閨女又多了個玩伴。
吃午飯時,張桂花怕那幾個小姑娘在長輩們面前拘緊,便讓織錦過去香嫣閣那邊,帶人伺候著那幾個小姑娘在劉春香的小院那邊用飯,又說了,定遠將軍家的那兩個小姑娘不必刻意來請安,只管叫她們先玩著,臨行前過來一趟即可。
這話一傳到香嫣閣,可樂壞了劉春香幾個,至於她們要如何折騰,劉稻香用膝蓋想也知道,只是不會拆了這香嫣閣罷了。
這一日,劉稻香就陪著她娘老子打了一日的馬吊,第二日,錢側妃因昨兒坐得太久,覺得腰很酸,便與劉稻香說,不去劉府那邊了,想在家休息一日,劉稻香本想自己過去,卻不想牧場那邊的管事求見,劉稻香這一耽擱,再看看時候,已太晚,只得歇了回娘家的心思,又打發了羅姑姑去那邊看了一下。
得知今兒她娘除了請古夫人之外,還另外請了幾個要好的夫人作陪,性子也與古夫人有些相似,因此,大家到也能了得來。
如此幾日,總算是熬到了殿試結束。
今年參加殿試的人比較多,有四百多人。
照舊例,這場殿試需得十日後才會公布成績,但蘇子恆才剛剛上位,急需一批真正忠心於自己的人,因此,在考試前,他早已令人挑選文官數名,當場閱卷。
即上交一個便有人看一份,看過寫了批語不算,還要上交給蘇子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