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修遠兄弟連國號都還沒選好,這律令到現在沿用的還是《大周律》,而世宗皇帝勘定的《大周律》對世族約束最多,裡面對莊園的大小,牆體的高厚都有要求,而且,民間一家所擁有的武器被嚴格限制,齊浩然看得清楚,上面的人拿的可不是鋤頭鐮刀,而是大刀,弓箭。
等飛白念完,齊浩然就冷笑道:“爺之前還不信你們會造反,可現在看來,卻由不得爺不信了,你們要造反,早兩年gān什麼去了?現在境內土匪叛逆皆被平定了你們才要反,真是蠢貨。”
崔直一愣,立馬道:“齊將軍容稟,我崔家對大將軍忠心耿耿,從未有過謀逆之心,現如今四海皆平,我們又怎麼在此時造反?”
見齊浩然面露遲疑之色,崔直立馬再接再厲的道:“將軍必定是被jian人迷惑了,在下願與對方對質。”
齊浩然冷哼一聲,道:“對質就對質,爺也讓你們死得心服口服,來人,回營地將那三人綁來,小心著些,別讓人死了。”
崔直心道果然,齊浩然的確是受人挑撥才來的,此時他也顧不得跟齊浩然生氣了,而是快速的動起腦筋,想想是誰要這麼針對他們崔家,竟然想出這麼惡毒的事。
齊浩然卻已經將視線移往崔家那邊,道:“崔家主,爺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正巧現在我們有空,我請教請教你。”
齊浩然揮手,讓人把崔直拉起來,不讓他跪著了,崔直鬆了一口氣,就聽齊浩然問:“你這莊園牆高院深,都抵得上一個城池了,你們崔家本家怎麼不住在裡面,反而要住在縣城裡?”
崔直的心瞬間繃直了,他覺得齊浩然的問題重心主要是前面半句,因此他斟酌的回道:“因近幾年不太平,所以這莊園才建得如此高大,還請齊將軍不要誤會,而dòng庭縣有朝廷護持,崔某自然放心將家人安排在縣裡居住。”
“可我得到的消息卻是,你與金信密謀造反,趁著重新給百姓登記身份之機,誘騙流民,以隱戶做隱藏,其實是在招兵買馬。”
崔直和金信“嚯”的抬頭,心俱一寒,他們的確合作將百姓變為隱戶,那些百姓只要聽說不用納稅,只需要付出一點地租都很願意帶著名下的地契過來投奔,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收了三百多戶,加上之前的,隱戶可抵一個上等鄉。
可從齊浩然這個角度來看,這些人可組織成一支軍隊了。
崔直臉色微白,知道有人借他收隱戶之事誣陷他造反,只是不知齊浩然拿到了多少證據。
崔直還在思慮,齊浩然卻已經看著莊園道:“崔家主,其實是真是假,只要進莊園一看便知,裡面有沒有私兵,有沒有武器,只要搜查一遍就能大白於天下,本將xing子從來不好,耐心也不夠,是你叫他們打開大門,還是爺直接衝進去?”
崔直臉色更加難看,金信著急的看向他,卻因為被堵住嘴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崔家莊園裡有什麼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私兵和武器都有。
私兵就是隱戶,就是他們的家丁,裡面大概有四千多人,齊浩然說是私兵就是私兵,武器,那還用說嗎?只看莊園上明晃晃的刀劍就知道了。
金信淚流滿面,後悔起來,自己就不該為了那點利益和崔直合謀,造反可是誅九族的,現在秩序又沒有恢復,造反與否往往只用上位者一句話,以後史書都不會深究。
金信有些仇恨的看向崔直,然後又著急的看向齊浩然,希望他能把他嘴裡的東西拿開,他有話要說。
崔直垂下眼眸,並不願就此認輸,但等被抓的三人被押解來時,崔直心就一寒,心中的僥倖皆破碎。
第574章 崔家
崔中是崔家的旁支,在縣衙里任縣丞,崔家收留隱戶的事一半過他的手,他雖沒有接觸到家族的核心,但僅憑手上的冊子,加上齊浩然之前說的話,也能判定他們要造反了。
崔直見到他就開始懷疑是有人買通了族人陷害崔家,因此他當機立斷的扭頭對齊浩然道:“齊將軍,能否借一步說話?”
齊浩然好奇的問道:“你們不對質了嗎?”
“我想齊將軍對我們有些誤會,崔某想要在這之前先澄清一二。”
齊浩然撇撇嘴,還是隨意的揮手,讓人將附近的人清空,那三人自然也被帶走了,等他們這一圈都空了,齊浩然才道:“有什麼話就說吧,不用借一步了。”
崔直深吸一口氣,就跪下請罪。
和造反比起來,他更願意承認收留隱戶,反正這樣的事大家都有gān,崔家勢力雖比不上以前,但也不是齊浩然說殺就殺的。
齊浩然聽他說完自己的罪名,這才冷哼了一聲,指著緊閉的莊園大門道:“你如何讓我相信你們只是收留隱戶,而沒有謀反?”
崔直立馬上前叫人打開大門。
大門打開,吊橋放下,齊浩然的軍隊才得以進去。
齊浩然進去看了兩眼裡面的設施,臉上一點表qíng也沒有。
崔直很快上jiāo了隱戶名冊,上面只是最近兩年收的,以前的他並沒有拿出來。
齊浩然只翻了翻就丟到了一邊,叫人將莊園裡所有的人都叫來,讓金信將齊修遠的旨意當眾宣讀了一番,然後站出來道:“朝廷此次重新勘定身份證明,對自願站出來的隱戶不做處罰,且,記入名冊後應有的永業田不會減少,從明年時,三年不用繳納賦稅,據本將所知,你們留在這裡,地租也並不少吧?”
底下騷動了一下,然後又很快安靜下來。
齊浩然拿著一本冊子敲了敲手心,繼續道:“大周因戰亂,前幾年苛捐雜稅不少,致使民不聊生,大將軍感慨民生不易,現已叫人重新制定稅賦,別的我不敢承諾,這稅賦一事我卻敢打包票,三年之後的稅賦不會超過去年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