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百官哪一個會跟他一心一意他不也用著他們嗎既然如此兄弟有什麼不能用的,他們還從小受著最好的教育呢,要是不為國家做點貢獻豈不是白瞎了那麼好的教育所以他指使起幾個弟弟來毫不手軟,反倒給眾臣留下一個心胸寬闊的好印象,就連有異心的四皇子和五皇子,每每想起都還有些不自在和心虛。
第1315章威武的大齊
如果說齊修遠禪位於齊文宸是迫於他的身體原因,最多只能是一項特例,那齊文宸也禪位於其子則讓禪位成了大齊的一個慣例。
而這也被歷史學家們認為是大齊能承襲至今,存在時間最長的原因。
齊文宸在當政的第二十八年禪位於其子,當時太上皇齊修遠都還活著,他不僅看到皇位傳到了孫子一輩,還看到大齊越發繁榮。
而齊文宸放下朝政後則專心侍奉在父親身邊,直到他去世後才開始像父皇四叔晚年一樣四處遊歷,並幫兒子監督地方朝政。
而大齊官員也早就習慣了治下時不時的冒出個太上皇抓貪官的事,也因此地方官吏很少有敢胡作非為的。
誰知道四處遊玩的太上皇什麼時候就跑到治下來了,這時候肯定要夾緊尾巴,不僅不能貪酷,還得有所作為,因為對大齊官員來說,無為就是瀆職,瀆職也是要被罷官調查的。
因此大齊的吏治從開國開始就維持了近百年的清明,是歷朝歷代最長久的一次,清廉節儉也成為了一種社會風氣,就算之後官員越發奢靡,有貪酷的現象發生也很快會被糾正。
而禪讓制的重新盛行讓大齊很少出現早年英明,晚年昏聵的君主,凡是活得夠久,當政夠長的皇帝一般都會效仿太康帝禪位。
而因為太康帝禪位時才五十四歲,在位二十七年,所以繼位晚的皇帝任期不會超過二十七年,即位早的皇帝會在五十四歲那年或之前禪位給子孫。
也因此,大齊的皇位爭奪之戰要比歷朝要輕一些。
而歷代帝王也以禪讓為美,因此大齊其後又出現七位碰到這個限度後禪位的皇帝,這就不得不說齊氏皇族都很長壽。
史學家們曾對此有過研究,據太康帝時期的太醫院脈案顯示,不管是太康帝還是元豐帝,他們的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但他們卻都很長壽。
太康帝活到了八十六歲,元豐帝更是活到了九十一歲,比自個兒子活得都長,甚至他有好幾個孫子去世了,元豐帝都還活著。
大家對皇族的養生非常的感興趣,外人尚且如此,齊氏皇族更是對兩位祖宗推崇備至。
所以齊氏皇族很少出現奢靡好色的皇帝。
大齊皇帝的平均壽命達到了五十二歲,簡直高得不要不要的,其中最短命的是大齊中期的孝恭帝,只有三十二歲,登基五年而逝。
因為大齊皇帝大多英明,而許多經濟命脈和軍工產業掌握在皇室手中,即使其後發生過不短時間的革命戰爭,皇室最後也屹立不倒,就算最後齊氏皇室只是成為國家的象徵也依然掌握了不少的權利。
這樣漫長的存在年限,不僅大齊的史學家們,世界也在研究其中原因,而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禪讓制都被認為是大齊能夠存續如此長時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英明的君主在壯年時即位,在還未年老昏聵時退下,讓大齊一直流動著新鮮的血液和如日的熱qíng。
可惜大齊皇室不願意公布太康帝和元豐帝關於這方面的手書和宮廷記錄,不然他們就能研究出當時兩位皇帝為何會有這樣的創舉。
不過就算大齊皇室不願意公布,史學家們也能通過蛛絲馬跡窺得一些真相。
史學界普遍認為此事與榮親王及其王妃有關。
因為太康帝在退位時這倆人在場,而元豐帝決定退位時還特意去過一趟榮親王府,關於這一點是有史官記錄的。
據聞三人在書房裡坐了將近兩個時辰,元豐帝回到皇宮後就決定禪位,至於他們說了什麼,也就只有三人知道。
當然,元豐帝喜歡寫日記,如果皇室肯公布元豐帝這段時間的手書,那全國百姓也會知道的。
齊修遠並不知道後人的糾結,此時他就好像終於放下了背在背上的珍寶,雖然心內惋惜失落,卻也鬆了一口氣。
他帶著妻子到行宮住了一個多月,調整好心態後就無視一直在他身邊找存在感的弟弟,在某一天偷偷的帶著妻子離開京城,往北地去了。
齊浩然屁顛屁顛的跑到行宮要約他去釣魚時才發現大哥一走了之了,他愕然的道:“我前兒來沒聽說大哥要出遠門啊。”
被留下傳話的小太監遠遠的站著,確定了人身安全後才苦著臉轉告道:“太上皇臨走前說了,榮親王不是愛四處跑嗎,朕這次也看看外頭有什麼好看的,也學學他先斬後奏,也學學他不聽號令……”
齊浩然立即chuī鬍子瞪眼道:“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他都當太上皇了,翻這個舊帳有何意思?”
齊浩然氣呼呼的回家找穆揚靈,道:“收拾東西,我們去追大哥,哼,他不想見著爺,爺就非得讓他天天見著!”
穆揚靈看著他孩子氣的模樣,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來。
歪頭問道:“你不是說要帶我出海去嗎,船都準備好了,這是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