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笑著搖頭:「小主人這話說得言不由衷,心裡必然笑我等狂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們本來就不是一類人,這些客氣話就用說了!」
徐平自嘲地笑了笑,也不與張源計較,問他:「關中路遠,二位身上的盤纏夠了嗎?不夠我可以給你們取點錢使用。」
張源道:「錢財這種東西,什麼是夠什麼是不夠?先前已經說好,我們只取這幾百兩白銀去,說過就要算數!對不對,小主人?」
徐平見談不到一塊去,再說也是多餘,最後道:「那我祝兩位一路順風!我這裡有一葫蘆好酒,便喝上一口算送別!」
說完,捧起葫蘆喝了一大口,交給張源。
張源接過葫蘆,喝了一口交給身邊的吳久俠,吳久俠一樣喝了。
桑懌心中也是無限感慨。他同樣是不得意的落第進士,若說對科舉沒有怨言也不可能,不過他只是過了發解,在省試就已落第,怨念沒那麼深罷了。張源是殿試時被當殿黜落,引以為恥,人又偏激,行試便就極端起來。
與張源遭遇類似的其實是石延年,不過石延年生性豁達,學問精深,最後能把這件事情看開。
徐平敬完,桑懌上來也依樣敬了兩人酒。
把酒喝完,四人拱手而別,張源和吳久俠大步走進了漫天風雪裡。
此時的科舉制度,一旦在最後一步敗下陣來,便就形同白身,回到家鄉也沒什麼人正眼看你。而對一個讀書人來說,前面過五關斬六將,作為發解舉子到了京城,也曾經見過皇上。雖然見的時候是亂糟糟地幾百人幾千人擠在一塊,跟趕集似的,被人諷刺為殿庭里班列怎麼也整齊不了的,只有蕃人、駱駝和舉人,但怎麼說也是睹過天顏的。結果一旦落第,還要從頭再來,有的家裡窮的,連路費都是借來甚至是高利貸,根本無顏回去見家鄉父老。
這時不像明清時候,一旦中舉,有大把的人來送錢給你。這時的讀書人一過發解試,尤其是離京城遠的地方,首先就是發愁路費。雖然成了鄉貢,也會有人資助,但還比較少見。曾有個讀書人過了發解試這後,去找親朋借路費,求爺爺告奶奶一圈下來,還沒湊夠一貫錢。這人深以為恥,把那不到一貫錢掛在城門,誓言中了進士立即搬家。最後幾乎要著飯到京城,一舉高中,回家鄉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舉家搬遷。
這種背景,加上五代遺風,才會出張源這麼偏激的人物。老子一肚子才學,文武全通,竟然狗眼不識人才。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
雪越下越大了,鵝毛大的雪花,把風都已經逼停,天地間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徐平和桑懌站在雪裡,看著前面兩人的身影大雪裡漸漸消失。
「五丁仗劍決雲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