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打小鬧的升遷都是隨著朝廷的文書由驛路下發到地方,他們還沒到特旨升遷的那個級別。這些日子徐平不在,段方和曹克明早已經知道了,聽說徐平回來,段方急巴巴地過來道喜。
段方升京官是徐平聯絡人保舉的,出了事要負連帶責任,段方必須過來表示自己心意。
說起來這次升遷段方最占便宜,本來他是自從八品的防禦推官改從九品的最低一等京官,跟著升了一級,成了正九品的奉禮郎了。品級上看起來是降了半級,但選人改京官的好處豈是半級能比的,即使正俸稍有降低,可是各種補貼卻多了不少,更不要說遠大的政治前途。成京官之後,段方哪怕只是平平常常地混資歷,以他的年齡,必然能夠做到知州一級地方大員,就這一點,他的那些同僚選人就必須高看他一眼。
第33章 家信
嶺南的夜與中原一般的寧靜,除了窗外不時傳來微風的沙沙聲,更有許多不知名的蟲豸,鳴叫不休,多了一分生氣。
徐平坐在桌前,緊靠著窗,借著窗吹外來的絲絲涼風,就著明亮的燭光讀著孫七郎帶來的林素娘的家信。
信裡面娓娓述說著田莊的變化,種了多少水稻,種了多少麥子,種了多少牧草,養了多少牛羊。一些人事的變動,除了孫七郎來跟著徐平,白沙鎮酒樓的譚主管去了京城,徐昌夫婦去接了酒樓。
信的最後,林素娘除了向徐平報告各位老人的平安,還告訴他,女兒盼盼已經學會說話了,不時也會咿咿呀呀地問阿爹在哪裡。
這信徐平看了又看,拿在手裡捨不得放下。為人父的喜悅像是在心裡灌了蜜糖一樣,又帶著些許遺憾。等自己兩任地方官做完,回到京城的時候,女兒都會跑了,很可能那時兩人才能第一次見面。
同年進士里,徐平並不是第一個升官的,狀元王堯臣湖州通判任官一年便代表他們這一屆進士回京向皇帝述職,一樣升為著作佐郎,改為值集賢院。從此之後跟在皇帝身邊,帶上了館職。有進士出身和帶館職都能超資遷轉,王堯臣同時身兼這兩項榮耀,已經把他們這些同年遠遠拋在了後面。這就是狀元的殊榮,同屆進士的天然領袖,只要不像胡旦那樣作死,很長時間裡王堯臣都將站在他們這一屆進士的最前面,引領大家在仕途上前進。
其他人中,甚至連任知縣的文彥博都遷了一官,徐平也只是沒被這些人拉下而已。只有包拯因為父母年邁,審官院實在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改了兩次官他都嫌離家太遠,乾脆沒有出仕在家奉養父母。包拯的這待遇羨慕得徐平口水都快流出來,他也不想跑出千萬里來嶺南受罪,老實在家守著父母老婆孩子多好,小日子有滋有味,耐何他沒人家包拯的人脈。
徐平出身平凡,朝里也沒個人照應,升官全都靠實打實的政績,弄不出任何花頭。升遷速度能夠趕上那幫仕宦子弟,別人眼裡已是了不起地能幹了。
另一邊的小院裡,秀秀和劉小妹坐在院子裡,吹著涼風,看著各種小動物和鳥兒鬧來鬧去。秀秀讀讀蘇兒來的信,便向劉小妹講起京城的富麗繁華,每天街上的人向大河一樣川流不息,哪裡有賣糖人的,哪裡有賣玩具的,全城裡有多少處瓦子,每個瓦子多麼多麼地大,裡面各種各樣好玩好看好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