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一生,充分詮釋了一個普通的女性是如何從最底層登上帝國權力的巔峰,並一直到死把這權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真宗皇帝後期起干預朝政,劉太后當政十幾年,承前啟後,無大過錯,無大功勞。她最大的錯是沒有在皇帝成年時及時還政,她最大的功勞是把皇帝養育輔佐到成年,如果不算徐平在邕州的作為,這十幾年平平無奇,僅此而已。
但是因為劉太后的垂簾聽政,這個帝國在政治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告別了王朝的初期階段,進入中期。這一變化如此重要,並再也沒有還原。
由於身處深宮,不能御正殿,不能參加常朝,劉太后處理朝政極度依賴外朝的宰執大臣,相權由此伸張。與此相比,太后晚期依賴宦官內侍,以至於讓他們勾連內外,權勢滔天,反而是小事。
太祖太宗都勤於政務,無論節假雨雪,幾乎無一日不上朝,處理政務自早到晚。天下事無論大小,決定權都緊緊地抓在自己手中。所謂宰執大臣,不過是依聖旨照行而已。
真宗相對平庸,但處理政事尚算勤奮,延續了太祖太宗朝的傳統。雖然有東封西祀的荒誕不經,但也使帝國制度走上正軌,祖宗家法開始成形。
直至真宗晚年,政事轉入劉太后手中,外朝的地位陡然升高,宰執尤其是宰相的權力一天一天大了起來,垂簾聽政後這種趨勢愈發明顯。所以到了劉太后去世的時候,首相呂夷簡幾乎一手遮天,他的品級恩寵在歷任宰執中或許並不顯眼,但權力卻不是以前的宰執能比的。如果說還有哪位宰執曾經達到過這種高度,那就只有那位因自己心計才智連帝王都忌憚的丁謂了。
依太后遺詔,喪事一切從簡,皇帝成服以日計月,也就是一天相當於一個月。京中文武大臣服喪十三日,外州縣三日,沿邊的州府不舉哀,軍人百姓不縞素。到了身後,劉太后終於還是收斂了禮儀向帝王看齊的野心。
汴梁城裡徐家的客廳,林素娘一身白衣,托著腦袋看著院子裡的滿園春色發呆。徐正也是京官,雖然從來沒擔任過任何職事,買的官也是官,老老實實跟著別人穿喪服。徐平仕途不順全是托太后的福,徐正哪裡咽得下這口氣,一犟起來跟張三娘兩個回鄉下中牟莊園裡了,不在京城找彆扭。
林素娘不能走,她還關心著徐平的前程。
按著日子,替換徐平的官員應該快要出荊湖路了,撤徐平的職事已經成了定局,再怎麼也不能挽回了。
現在太后沒了,林素娘也不知道徐平的未來會如何。按說太后是徐平仕途上的最大阻礙,沒了她以後應該不會再有這麼多憋屈事,但又有一說是皇上為了顯示孝道,輕易不會改變太后的政策。
就是皇上不在意這些,針對徐平的旨意也不是一時半會能下來的。
太后葬禮,禮制上極為繁瑣,一段時間內,皇上和朝中大臣的一舉一動都會受禮儀約束,根本不可能正常處理政事。
想想也是哦,別說是皇家,就是平民百姓,守孝的時候也規矩多多,哪裡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
唉,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林素娘看著院子裡的明媚的春光,深深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