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地處嶺南,地理天候與中原都大有不同,茶法自然也有別。今日殿中議事,本就要對現在的東南茶法有所議論,革除時弊。且放下邕州那裡,說說兩淮茶場吧。」
趙禎點頭道:「好,便議茶法。」
徐平剛回到座位上坐下,聽見說起茶法,正在自己管下,忙凝神要站起說明。
卻聽呂夷簡道:「自先帝在時,丁謂支持林特改茶法,結果舊弊未去,新弊又生。不數年間,內外怨聲載道,商賈不通,官場中陳茶堆積如山,園戶衣食不繼,難以求生!」
說到這裡,呂夷簡似無意地看了坐在一起的寇瑊和徐平一眼。
徐平心中一凜,當年丁謂是三司使,林特是鹽鐵副使,呂夷簡這是意有所指啊!
不等徐平說話,呂夷簡道:「天聖元年,因為茶法難以為繼,聖旨詔微臣與張相公相度利害,設制置司改茶法並鹽礬諸稅。李咨當時為三司使,主持此事,改茶法的原『三說法』為『現錢法』,又在東南茶場行『貼射法』。一年之間,所省及增收錢數至六百五十餘萬貫,邊境糧草儲存,行新茶之前有的州縣不足一年之用,新法行後一般州縣儲存也夠四年之數,少的也能支持兩年多,效果斐然!」
呂夷簡此話一出,崇政殿裡一時鴉雀無聲。
當年支持新茶法的人,有兩位宰相,還有樞密副使李咨。至於其他的人,參知政事章得象是呂夷簡的人,御史中丞韓億和知諫院孫祖德兩人是來旁聽的,不過是為了安慰台諫言官被廢後一事打擊的心靈,來聽了也免得新法定下之後他們又說三說四。
至於樞密使王曾與茶法一直無關,參知政事蔡齊雖然也當過三司使,任上卻沒有趕上茶法改革,算是無關的人。
天聖三年廢掉李咨茶法的人,孫奭極受趙禎信任,但已經故去,另一位就是現在被貶在外的夏竦,連呂夷簡現在都不想招惹他。
除了這兩人外,支持「三說法」地位最高的大臣就是寇瑊了。
當年李咨改茶法,確確實實是因為林特茶法有諸多弊端。問題是李咨茶法也不是完美無缺,兩三年之後一樣也是亂象橫生。因為支出銅錢太多,京城裡的府庫空虛,而茶場行了「貼射法」,好茶全歸了商人,剩下沒人要的官府兜底,白白貼錢,到了天聖三年廢李咨茶法那一樣也是不得不改。
呂夷簡是只揀頭一年得利最多的時候說,後面賠錢的時候就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