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回想了兩篇文章的內容,徐平道:「陛下,微臣以為,這兩篇文章都不是無的放失,只怕本來就是針鋒相對的。歐陽修文采飛揚,然而文中內容卻並不出奇,無非還是老生常談而已。他說如今朝廷農政,其弊有三,一為誘民之弊,一為兼併之弊,一為力役之弊,治弊之方,無非還是輕徭薄賦,讓民休息。而進奏院所講,則是不久前中書所定的鄉役變化。里正衙前為重役,因為此役傾家蕩產的不少,中書改為此役兩任無過犯,便可補軍將,由差役改為公吏,食國家俸祿,民間不再受害。歐陽修說誘民之弊,而都進奏院就說役改吏的好處,正好針鋒相對,只怕不是無意。」
「正是如此。你如何看待兩家的說法?」
「都有道理,但都有失偏頗。」
趙禎笑道:「你就是個滑不溜手兩不得罪的性子,現在我們君臣說話,忌諱什麼!朕倒是以為,那個歐陽修講的很有道理,正切中時弊。都進奏院所講,雖然是德政,但總不是個長久路子。歐陽修讓朕節用愛農,難道不該?皇宮裡節儉一些也是應該的。」
徐平很是沉吟了一會,歐陽修講的一切確實有道理,但歸根結底,是基於在鄉村依靠小自耕農的基礎上,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但大宋立國不抑兼併,鄉村的統治基礎早已經不是自耕農,這才是這個時代的現實。聽起來正確,但與實際完全不搭,這正是他們這些沒有實際從政經驗的讀書人特點。
新興起的這些讀書人,在政治上的主張主要是從書本上得來。具體到農業政策上,一個方向是回復三代之治,恢復井田制。另一個方向則是懷念唐初盛世,跟軍事制度結合起來,重新回到小自耕農為主的時代,同時再行府兵制。
後一種對君主來說,很有吸引力。大宋立國,從太祖之後對外作戰便屢戰屢敗,唐初軍事上對外族的八面威風便令人神往,一心想重現那個時光。後來的很多改革,大的方向上都是想向那個時代靠攏,奈何時移事易,弄出來的都是怪胎。
以徐平的眼光來看,這實際上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井田制的本質不是要回復奴隸制度,而是集體制度,以集體化的生產代替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而均田府兵制則完全相反,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為基礎,作為國家的支撐。
這兩種方向都不能說錯,問題在於不合時宜。如今的現實是朝廷的鄉村政治基礎正在這兩者之間,向哪個方向靠都不可行,只會把鄉村搞亂。
想了很久,徐平才道:「陛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儘管說,今夜我們君臣說說心裡話,不用忌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