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色的燈光灑滿屋子,照在一邊認真做著針線的秀秀臉上,透著溫暖。
徐平靠在桌子上,看著秀秀,想著自己的心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別人都看著徐平這一年來升遷飛速,想著要不了多少年就要做三司使,就要進兩府任執政了。徐平自己卻知道,三司使那個位置,哪怕就是帶上個「權」字,離著自己也非常遙遠。
三司總管財政,真正從制度上確定下來,始自寇準任三司使時。而到徐平的這個年代,功績最突出、任職時間最長的三司使,則是丁謂。
這兩個天才人物,影響實在太大了,生於這個時代,徐平只能活在他們的陰影里。
寇準耿直任性,剛愎自用,爭強好勝,虛榮心強,好許願,對人施恩還一定要讓人家領情,而且還被摯友張詠評價為不學無術。張詠自己都是好氣任俠的人物了,他說是不學無術,可見寇準在當時人眼裡的形象。可以說,讀書人所認為的毛病,寇準滿身都是。做官還專權跋扈,不但是同僚受不了,無限信任他的皇帝都受不了。
范仲淹曾經這樣說寇準,「左右天子,天下謂之大忠。」皇帝他都要管著,事事聽自己的,別說別人了。跟他一起做宰執的,那官當得是個啥滋味,也就可以想了。
丁謂完全是另一個風格,簡單說就是罔上欺下,貪權弄權,排斥異己。別看對人和和氣氣,朝廷里完全容不下跟自己作對的人。關鍵是心辣手黑,動不動就要奪人的出身,甚至置人於死地,從精神到肉體徹底消滅你。
呂夷簡弄權,好多人看不順眼,但跟這兩個人比起來,就是個和和氣氣的老好人。
人年輕,官升得快了,肯定就會有人拿著去跟這兩個人比。一比就壞了,滿朝文武官員,是再也不想跟這麼樣兩個人同殿為臣了。別看現在范仲淹等人一說起寇萊公來,都要稱讚一聲忠臣,保國家社稷,有大功於國,讓他們跟寇準一塊做官試試?
無論寇準還是丁謂,做宰相之前的踏板都是三司使,這是徐平面前的一座大山。
只要朝里的老臣不去,徐平要想接近權力中樞的阻力就是無限大,特別是三司使那個位置。三司掌管國家財政,有大權,殿上又排得有常班奏事,碰上個強硬的,宰相都壓不住。呂夷簡和王曾,哪個放心讓徐平坐到那個位子上去?
與其想三司使,還不如去想知制誥呢。知制誥掌外製,做上一段時間轉翰林學士掌內製,也到權力中樞了。兩制詞臣,一是宰執的影響小,皇帝的權威大,而且不接觸直接權力,別人也容得下。但詞臣這個行當,徐平是真做不來啊,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