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就拿你莊裡不賣的好酒,取幾瓶來!」
徐平應諾,轉身讓莊客去取莊裡最好的酒來。
李咨卻道:「我年事已高,烈酒飲不慣了,待制只管取兩瓶果酒來。」
徐平點頭,一樣吩咐人去取最好的。
蔡齊年不滿五旬,身材英武,神貌磊落,在大中祥符八年由真宗皇帝欽點狀元及第,連稱得人。謝恩之後,特賜衛士和諸般導從,並賜御馬給蔡齊去相國寺聚會。狀元唱名之後騎御馬遊街,自蔡齊始。
現在政事堂里呂夷簡和王曾漸行漸遠,爭論越來越激烈,幾位參知政事不管願不願意,不得不分成了兩派。蔡齊和王曾是一派,宋綬則是呂夷簡一派,章得象很少發表意見,貌似中立,其實也是呂夷簡一派。
獨相就要專權,兩相併立則不免植黨。這麼多年,朝廷里的官員也好,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好,對這一點都心知肚明。不過對於帝王來說,權衡來權衡去,寧可讓臣下植黨,也要防止專權,兩相或者三相已經成為慣例。
蔡齊是萊州膠水人,王曾是青州人,同是京東路,兩人家鄉相距不遠。當然他走到一起跟老鄉的關係可能也不大,還是性情政見類似。
政治鬥爭中拉幫結派稀鬆平常,靠一個人單打獨鬥也很難做成大事。徐平對這種分黨分派也沒有什麼看法,他防的是那種對人不對事的君子小人分黨。君子小人黨可不是簡單的政治鬥爭,而是夾雜著思想學術和私人恩怨的大亂鬥,真正的政事反而被放到了一邊,有很強的意識形態鬥爭的特點。
倒是李咨,一是年事已高,樞密院到底還是跟政事堂有距離,再一個他獨來獨往的性子,不阿附,不結黨,反而是此時宰執裡面最獨立的。
這次兩府派蔡齊和李咨來,是因為他們兩人都是從三司使的位子升任宰執,都曾經長期主管過三司,也都在三司使任上主持過大的財政政策變更。
不大一會,莊客取了酒來,放到桌子上。
這是徐平莊子上的極品好酒,底子還是建莊的時候存下來的陳酒,經過了精心的勾兌。經過了這麼多年,所剩的已經不多,只有四入頭以上的貴客來,才會拿出來待客。至於今天來的其他桌上客人,就喝不上這酒了,不過也比外面賣的透瓶香好就是。
徐平親自給與自己坐在一起的蔡齊、李咨、晏殊、李淑和范仲淹、王舉正、鄭向幾個人倒滿,對李咨道:「相公,這酒十年陳釀,極是難得,您也喝一小杯嘗嘗味道。」
李咨笑呵呵地道:「好,只是一小杯,想來也是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