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托都漕官人的福,最近著實紅火,我們都忙不過來呢!」
「唉,跟我沒有關係,都是你們經營有道——」
「官人可不要這麼說,若不是前些日子錢莊貸了錢給我們,哪裡有現在的好生意!現在就連外路州軍的客人,也有不少在我們這裡訂成衣。唉,若不是錢莊貸了錢,我們哪有本錢去買布匹,去僱人手。有今天,全靠官人提攜——」
徐平擺了擺手:「原先設錢莊成立公司的時候說好的,只要老實本分做生意,就可以從錢莊貸錢。你們不用謝我,這本就是你們應得的。」
唐大姐誠懇地道「我知道官人是做大事的人,我們這些小人物想不到一塊去。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次是謝謝官人了!」
徐平岔開話題:「你說外路州軍也有在你們這裡買成衣的?那生意可真是做了啊——」
「是啊,那些客人算了算,買布匹回去,再找人裁找人縫,一件衣裳做下來比我們這裡貴不少呢。他們販成衣回去,比販布匹能多賺許多利錢。」
這就是拉長了棉布的產業鏈了,洛陽城的這條產業鏈拉得越長,就越有產業優勢,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這個年代的紡織中心。商品經濟初起的時候,這種產業中心的作用特別重要,產業的聚集會造成產業的進化,同時也會催化相關產業的分化,越來越專業。中國實在是太大了,不管多麼大的產業,向全國一撒就成了燒餅上的芝麻,只有薄薄一層。只有聚集起來,才能依託廣大的市場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徐平所希望的,就是依託棉布產業,在洛陽形成一個產業中心。自己的各種想法,從前世帶來的各種理論,才會有一個試驗場,並從這裡擴散到全國去。
又聊了一會閒話,看天色不早,徐平和王堯臣告別唐大姐和秦二嫂了,出了鋪子。
看著兩人出去的背影,唐大姐對秦二嫂道:「二嫂,剛才那位都漕官人就是我常說起的秀秀小夫人的夫君。我們這鋪子有今天,多虧了他!」
秦二嫂又轉頭看了看徐平的身影,才道:「原來你說的都漕官人這麼年輕,我還想著做到這種大官都年紀一把了呢!秀秀小夫人真是好福氣!以前我都在龍門鄉下,洛陽城一年進不了一回,哪裡能夠見到這些大人物!做城裡人,果然見識要多一些。」
「都漕官人是當年的探花郎,天聖五年最年輕的進士,當然年輕了!對了,跟他在一起的通判官人就是那一年的狀元,年紀也不大,只是官要比都漕官人小了些。」
女人家說起這些八卦逸聞便就特別感興趣,秦二嫂起了好奇心,拉著唐大姐說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