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臣嘆了口氣:「那一定是副使沒有仔細看我的呈文,河南府最大的債主,一直都是京西路轉運使司。就是營田務借的錢,也大多是漕司借了之後轉給河南府的。現在已經是冬天了,今年考成的時間快要到了,我要是補不上漕司的窟窿,這一年豈不是白幹了?」
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
三司自然知道河南府欠錢最多的是京西路轉運使司,不過他們下意識地把王堯臣和徐平兩人看成一體,這債自然也就不是債了。哪裡知道徐平根本就不會這麼算,京西路所有州軍,不管是誰,債務必須清清楚楚,這是一年一考的重要依據。
徐平對棉布生意寄予的希望不是要賺多少錢,而是要用這一次機會衝擊原有的經濟體系,大破大立,從而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跟這一條違背的,都是徐平所反對的。
棉布這一條產業鏈,骨架在京西路治下,徐平要充分利用起來,理清新的經濟制度的很多問題,讓每一個人都明白。每一個環節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獨立核算出來,絕不可以稀里糊塗地糊弄過去。把這一條產業鏈理順了,對於很多有心的官員來說,便就有了未來將來發展經濟的藍圖,這比賺到手的錢重要得多了。
王博文見王堯臣的神情很認真,不似作偽,不由小聲問道:「伯庸,難道漕司還會向河南府追債?徐龍圖與你是同年,不會做出這種事吧?這就逼迫得過了——」
「怎麼不會追債?漕司最先追債的就是河南府!自入冬以來,漕司每天都有公文行下來,每項細列。而且還限定了時間,最晚到冬月的中旬,過期再不清帳就要收利錢了!王副使,三司不把我的飛票清了,這一年就相當於白干,河南府的官吏會鬧上京城去!」
王博文沒想到徐平會這樣做,面露難色:「可是河南府手裡收到的飛票太多,三司到里找那麼多銅錢給你?自徐龍圖主持鹽鐵司,確實每年收的銅錢多了不少,但是也是在徐龍圖的手裡,官吏兵將俸祿不再折支,一律發實錢,這又多支出了許多。一加一減算下,三司庫里的銅錢也沒多出多少,實在力有不逮啊——」
王堯臣搖頭:「那是三司的事情,我是河南府的通判,管不到那裡。反正發出飛票的州軍必然是收到錢了,我這裡收飛票就必須要收到錢。這次不給河南府兌了,以後飛票還有哪個州軍敢收?太祖在世時,對飛票兌付管得極嚴,當日不能兌付就要嚴懲。有太祖成例在,商人拿著飛票過來,哪個敢拖著不兌?」
王博文沉默不語,太祖皇帝當政時理清了全國的飛票系統,也規定了相應制度,其中一條就是各地官府必須當日兌付商人手裡的飛票,砸鍋賣鐵也不能拖。有這制度在,河南府見到飛票必須兌,相應地也就要求三司必須無條件地清算。
正在這時,公吏進來通稟:「都漕官人徐龍圖到!」
王博文出了一口氣:「徐龍圖來了就好,我們當面慢慢商量。」
王堯臣起身:「既然都漕到了,我們便就到後花園開筵吧,不能讓官員久等。」
「好,邊吃邊說,邊吃邊說。」王博文起身,與王堯臣一起出了會客花廳。
迎到徐平雙方見過了禮,王博文拱手道:「我到西京城來,未去漕司拜會龍圖,甚是失禮。公務在身,不得自由,龍圖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