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這裡的三個人,徐平是真地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了,話說得非常露骨。他現在也沒有了迴旋的餘地,必須把手下的人團結起來,想出辦法,給晏殊信心。
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
轉運使司的長官廳里,徐平捧著一個手爐,不住地翻著案上的帳籍,很長時間頭也不抬。旁邊不遠處,楊告和種世衡兩人在各分案間穿梭,低聲處理著各種雜事。
用什麼說服晏殊?徐平只有這實打實的經濟數據,實在沒有別的。想用各種利益拉攏晏殊那是想也休想,就連呂夷簡和王曾都無法把晏殊拉到自己的一邊,徐平憑什麼!
晏殊十五歲以神童出仕,別看年齡不大,資格卻老得不能再老。只要他自己不惹下天大的禍事,誰當政也不能把他怎麼樣,最了不起就是閒置。正是因為地位超然,晏殊基本不參與朝政之爭,最多就是提攜一下有能力的中下層官員。天聖年間因為反對張耆出任樞密使,被貶出朝廷,這事情對晏殊的教訓夠深了。
把手爐放在案几上,徐平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額頭。
萬事開頭難,在這個年代想用經濟數據說服別人,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到底什麼是財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回答。在這個歲月,數不清的金銀可以算是財富,巨量的銅錢可以算是財富,珠玉香藥可以算是財富,以前的絹帛也同樣可以算是財富。但這一切跟經濟運行無關,徐平所推行的商品經濟,要求資金留在商品經濟的鏈條中作為資本,所產生的財富不好直接表現為通常的形式。這樣的財富,要說服別人就有些困難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財富留在了帳面上,只有商品經濟運行才會顯現,所以呂夷簡才會認為是虛帳,一筆勾掉也沒有什麼。卻不知道這帳面上的數字,代表了京西路這一年數以十萬計的人的勞動,一旦勾掉,徐平建立起來的商品經濟鏈條就被連根拔起。而只要把這帳面上的數字做實,商品經濟的鏈條就能夠轉動起來,會生產出越來越多的商品,換來越來越多的銅錢。這是跟以前完全不同的經濟形式,觀念哪裡那麼容易轉變過來?
正在這時,種世衡從外面急匆匆地進來,到徐平案前行禮:「都漕,依您吩咐,汝州知州趙諴、孟州通判李參、方城知縣李覯,還有鄭州通判盧革已經到了城外驛館。」
徐平直起身,呼了口氣道:「好,你派人告訴他們,今夜我在漕司設宴,讓他們早一些進城來。還跟上次一樣,住在我們衙門裡,不用在驛館落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