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點了點頭:「若無他議,賈提刑可以了結了。」
賈昌齡應諾,取了監議的書吏寫的書狀,走上前呈給徐平。
把書狀略略看了一遍,徐平抬手交給身邊的晏殊:「學士也看一看,覺得有沒有虛漏的地方,可以讓眾官再議。」
晏殊哪裡有這個心思?隨便看了兩眼,便就交還徐平,口中道:「甚好!」
徐平提起筆來,在書狀上畫了花押,交還賈昌齡:「便如此吧。天色不早,提刑可以讓眾官畫押,就此散了。今夜在此寺設宴,眾人不需離去。」
賈昌齡領令,拿了書狀,與躡自己監議的官吏一起,組織到會的人簽字畫押。
此時集議便就到了尾聲,徐平不須要在場了,便與晏殊一起起身到旁邊淨室休息。
走到半路,晏殊終於忍不住嘆了口氣:「雲行,你真地以為靠這樣一場集議,一本《富國安民策》,就能讓朝廷同意你在京西路做的?要知道,三司可是欠著河南府數千萬貫的飛票,那可是數千萬貫啊!就是朝里同意,又哪裡拿得出這個錢來!」
徐平道:「怎麼可能會拿不出來呢?京西路的棉布確實運到他路賣了,這賣的錢在哪裡?學士,錢已經出來了,就看三司怎麼聚到手裡還回河南府而已!」
晏殊一怔:「棉布是賣了,可三司從哪裡來錢?」
「世上交易,從來都是錢貨兩清,沒有貨賣出去了不收錢的道理。朝里大臣口口聲聲說河南府的飛票是虛帳,那是因為這帳是掛在各衙門頭上,要是欠的是民間商人的人,你看收了貨不給錢他們能不能如此說?河南府手中的飛票,是有那麼多棉布賣出去,又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莫不是他們以為,我的棉布不賣,都堆在貨場裡才是實帳?」
三司兌不了飛票的原因很複雜,既有舊的財政制度不適應的原因,也有貨幣循環一時反應不過來的原因,更與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系有關,向細了想,就會覺得現在的經濟制度處處是漏洞。晏殊理解不了很正常,以前的學問在這方面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