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在外朝做個孤家寡人,滿目皆敵,只求一個簡在帝心。要麼就必須與皇帝有合作有爭鬥,宰相才能把控外朝,順利施政。這是政治結構帶來的矛盾,不以某個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中間的分寸拿捏,就看每個人的本事了。做得好的便如呂夷簡和王曾,一個靠著廣結黨羽,一個靠著能力和個人魅力,既在外朝一呼百應,又能與皇帝保持和諧關係。
現在,徐平必須和陳執中密切合作,自己在三司做實事,陳執中在政事堂幫著搖旗吶喊,還要擋住來自各方面的質疑和壓力。宰相掌一國政務,有了三司使,他們的精力不會分太多到三司來。京城裡各個衙門的公事三司衙門占六到七成,但那是指庶務,數量占的分量大,但重要性就差得遠了,政治的核心還是在人事。四入頭裡知開封府最難做,三司使在其次,便就這個道理,做事累死累活,地位卻遠不上翰林學士和御史中丞。
徐平理了一理思路,對陳執中道:「除了衙門裡一些職位人事的變動,現如今最緊急的事情,便就是把京西路的飛票兌付了。不說我回京之前,因此事而鬧出的風波,我回來了無論如何要趕快解決掉。就單看那幾千萬貫的數字,不儘快清理掉,三司以後做什麼事情都要被拖累。天下間能有幾千萬貫利息的事情,可是不多。」
陳執中點頭:「此事確實是十萬火急,不但是京西路那裡議論紛紛,京城裡也各種說法都有。好多官員都怕你到三司後接下來三司入的錢全撥到京西路那裡去,大家吃苦。我聽說你在京西路編了一套《富國安民策》,裡面有講如何解決的法子,不知是也不是?」
「辦法總是有的,《富國安民策》里也確實有講。那冊子已經編好,我回京之前在鄧州召集京西路官員集議過,本是要上給朝廷的,結果突然被召進京來,耽擱在那裡。」
陳執中道:「只要是上給朝廷,我總能看到,不急在這一時。你且說一說,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子,我心裡有數,不至於被人問起一無所知。」
徐平笑笑:「其實無非還是呂王兩位相公提起過的,他們說的也都是《富國安民策》里講的方法,算是英雄所見略同吧。不過兩位相公講的,終究是太過簡略,即使施行起來也是後患不少。這幾天我也思考過,後邊還是要按呂相公說的錢莊這條路上來著手。」
「具體如何?當日呂相公講的,我聽著不怎麼靠譜的樣子。」
「單靠錢莊,只想著收些錢上來應急,自然是不怎麼靠譜。這條路要走得通,三司衙門必須大變,要新設幾個衙門,專門做事才行。」
徐平習慣性地拿了桌上的一枝筆在手裡面,邊說邊比劃,不過並沒有蘸墨。到陳執中這個地位的官員,都是一時之選,腦子特別靈光,記性也好,不會出現對方說了半天,他一臉茫然的事情。不然這個年代,在皇帝面前議事大家都正襟危坐,又不許隨便插口問別人,又不許記筆記,腦子稍微反應慢一點的就要出醜。
「通過錢莊收錢上來終究只是手段,關鍵這錢要怎麼花出去。花得不明不白,收了不如不收,為下策。用在有用的地方,帳目清楚明白,是中策。錢花出去,能夠收更多的錢回來,才是上策。如今第一步要做的,便就是力求避免下策,錢不能花得不明白,必須清清楚楚,是在什麼事情上花掉了。若是帳目不清,那樣的無底洞,收再多錢也難建功!」
聽了徐平的話,陳執中有些不好意思。本來徐平做鹽鐵副使的時候,三司多收了很多款項進來,結果陳執中接掌三司,這錢都莫名其妙的花掉了,還留下了大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