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賺錢的,就以京西路的棉布產業為例子,不說場務織出的布賣給鋪子,就說城裡百姓辦的製衣公司。洛陽城外有一個新喪了丈夫的唐大姐,他家撲買了縣裡一處酒樓,當時沒有生意,一家人愁得要死。那唐大姐賣了家裡的宅子,新辦了一間製衣公司,辦公司的時候家裡人左怕右怕,就怕女兒把將來的嫁妝也賠進去。結果只過了一年,如何?唐大姐靠著那間製衣公司,成了西京城裡有數的富貴人家。他父母變賣了酒樓,現在只是在家裡閒坐,每天數不清的錢入帳。陛下,我們現在做的生意,就跟在路上撿錢一樣!」
趙禎搖了搖頭:「小戶人家,沒有見過大錢,眼皮子淺。一年收入個三十貫五十貫,在他們眼裡就是了不得的巨財了,自然歡天喜地。我們說的是國家大事,豈能用此做例子!」
徐平笑道:「三十貫五十貫?陛下小看了西京城裡的百姓了!公司的帳目,都是由專人在管,官府里有備份的。等過我兩天,我讓人把西京城裡百姓們辦的公司帳目拿來,讓陛下看一看。富比王侯,這樣的人家一年就不知道出了多少!」
趙禎看著徐平,見他一臉認真,不像是說大話的樣子,才小心問道:「那個唐大姐,一年賺了多少錢?若是能過一百貫,我就信了你的話!」
「一百貫?唐大姐那家公司,我記憶無誤的話,去年應該是賣出去五千多件單衣,三千多件棉衣。陛下知否?開封城裡一件新的夏衣,約值五百文,秋衣就要近一貫了,棉衣則要兩貫向上。棉布遠結實於麻布,棉衣又耐寒,價錢又高一些。那間製衣公司,加上冠帽鞋履,全部算起來實賣一萬六千多貫。這些成衣,全部本錢加上雇的人的工錢一起都刨掉,利錢還要三到五成。那間公司是兩家合開,每家分多少官府不管,加起來總是過了五千貫了。一年有兩三千貫入帳,不說西京城,就是京師又有多少官員的俸祿到此數?」
聽了徐平的話,趙禎不由怔住,腦子裡飛快的算計,五千貫可以干多少事。這可真不是小錢啊,拿出去賞賜王公大臣,都是重賞了。此時俸錢最高的樞密使帶使相,一年到手的錢也不過才四千八百貫,宰相三千六百貫,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兩千四百貫,這唐大姐一家分到手的錢都趕得上執政了。三司使本來俸錢視同宰執,也是兩千四百貫,徐平帶個權字不是正任,到手才六百貫,這還趕不上個做生意的呢。
當然,官員除了俸錢之外還有祿米,還有各種添支,雜七雜八的收入,但大頭總是在俸錢上。唐大姐開這麼一間公司,說句富比王侯還真不為過。
自己要是一年多五千貫的收入,得少聽多少閒話?內藏庫里的錢說是皇帝說了算,但幾千貫的數額也不敢輕易就花。給心愛的妃子買點什麼好東西,敢讓拿五千貫出去,都沒有內侍敢領旨辦事。更不要說這種大動作一定會被外朝知道,不定說出什麼難聽的來。
想來想去,趙禎不由有些心動,對徐平道:「開公司真有這麼賺錢?」
徐平搖了搖頭:「開公司自然不可能都這麼賺錢,要不然還用官府倡導?天下早一窩蜂地去開了!是現在三司的這些場務開成公司,可以這麼賺錢。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制出來的東西不愁沒人買,只是一年制的數量有限而已。開成公司,有了銀行貸款,原料不缺,雇的人工不缺,產量便就飛速上去了,賺錢比錢監鑄錢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