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職在外帶兵,相對來說立軍功的機會多一些,升遷也容易一些。而且跟掌權的文官打交道的機會多,真有本事,有他們提拔,比在禁軍里沉淪就好得太多。便如桑懌,其實從軍並沒有比狄青多幾年,但有徐平賞識,用他打仗,兩人地位已經天差地別。但是那種機會可遇不可求,因為兵職多是由禁軍的軍職人員轉任的,沒有禁軍經歷,難有兵職。
高大全說的是實話,沒有徐平,就是他有那些戰功,也沒有現在的地位。作為朝廷的三品高官,這點面子樞密院還是要給徐平的,他當年的手下,最少遷官沒有遲滯。至於在禁軍里受排擠,那就在所難免了。一個外人,在一群將門子弟裡面,升官比別人快,當然容不下。別說高大全,當年的楊延昭威震北疆,保邊境數十年安寧,一生未能入三衙做管軍。別人保舉,真宗直說他一個邊將,進了三衙不是好事,別人容不下他。
這兩天被軍隊的事情搞得有些心煩,徐平道:「若是在禁軍待得不如意,有機會我保舉你們到邊疆去。哪怕為一州一縣巡檢,總有機會一刀一槍拼出軍功來。」
聽了這話,狄青叉手道:「若得省主恩惠,我等必不負所望,做出番事業來!」
徐平點了點頭:「這兩年西北事緊,不定什麼時候就起大戰。此事我記在心裡,什麼時候西北出缺,你們還是到那裡去吧。」
狄青和楊文一起謝過。以現在徐平三司省主的地位,保舉他們這個地位的官員,確實只是舉手之勞。兩人在禁軍也有些年頭了,有身邊的人比著,都是有心氣的,只要有了機會,怎麼也不會比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將門子弟差到哪裡。
高大全沒有說話,在禁軍是徐平安排的,讓他不管好壞先培養些人脈。至於什麼時候出去帶兵,自然也看徐平的意思,並不需要他去操心。這一點他跟楊文廣和狄青不同,他是有靠山的,雖然這靠山在三衙里說不上話,樞密院那裡還要賣面子。
見狄青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高大全道:「此事其實也不急在一時,我聽人閒談,說是群牧司的李國舅要入三衙。若是李國舅來了,升一升官,再出去帶兵更好一些。」
這兩年李用和一直在各個牧監跑來跑去,回京城的時候都少,徐平回京之後還沒有見過他,這消息還沒有聽說。至於李璋,被趙禎攏在自己身邊,不讓他接觸這些,不知道反而稀鬆平常。倒是三衙禁軍對此非常敏感,在高大全這個層級已經傳開了。
徐平心裡合計一下,這兩年李用和在群牧司可是立功了,入三衙水到渠成。群牧司說到底是個辛苦衙門,收入又低,還好現在有人工授精,李用和做了成績出來,以前還經常背黑鍋呢。李用和入三衙,怎麼也要從都虞侯的管軍做起,那是皇上的親舅舅,起步不可能低了。只要是管軍大將,經濟待遇就向執政看齊,這種高收入職位,依著趙禎的性子肯定要給舅舅。自家人不照顧,照顧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