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務出來的商品並不是只賣給三司鋪子,其他商鋪也是可以去批發販賣的。三司鋪子就只有那麼幾家,對偌大的京城來說顯然不夠,隨著裡面的商品被京城百姓熟悉,跟著做起來的商鋪也有不少。但若說能跟三司鋪子比生意好,徐平還是覺得有些驚奇。
看了看周圍坐著的同伴,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徐平不由問王拱辰:「君貺,張大尉家的鋪子有什麼手段?竟然能夠有這麼好生意?」
說起此事王拱辰就笑:「別家的鋪子,都是學著三司鋪子的格局,貨物在櫃檯後面,客人想買要讓鋪子裡的人拿過來看。而且是買一件付一件的錢,人多了相當不便。張太尉家裡的鋪子,把櫃檯拆掉了,多雇了幾個小廝看著店裡。貨物隨便挑揀,看中了什麼就只管收起來,到時一起算錢。如此一來,可不就比別的鋪子方便許多,生意怎能不好?」
徐平張了張嘴,最終沒有把要說的話說出來。這是——超市?張耆的兒子,怎么正經本事沒有,在這方面倒是有天分。在現在宰執這一層次的人物中,張耆和陳堯佐兩家是子孫繁衍最多的,陳家兒子十幾個,張耆的兒子則是二十多個,孫子就沒法數了。這樣一大家子,張耆雖然俸祿優厚,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錦衣玉食,子孫難免要動其他腦筋。特別是趙禎親政之後,張耆失寵,少了大筆的外快,大家更是花樣百出。
愣了一會,徐平才問王拱辰:「不知是張太尉家裡哪位衙內,想出這種古怪法子?」
「張家的子孫,哪裡有這麼出色的人物?這法子是張太尉自己想出來的!」
徐平越發驚奇,問了同來的幾人才清楚了緣由。
張耆在劉太后當政的時候,做到使相兼樞密使,講收入到了官員的頂峰了。可這個人貪財到了一種極致,不說別的,家裡僱傭的奴僕女使他要發工錢,發了之後就千方百計的從這些人手裡把錢賺回來。想一想,堂堂樞密使,掌全國軍政,為了家裡的奴僕女使手裡的錢不花到外面去,有病他親自給這些人看,家裡開著藥鋪,連醫帶藥他跟外面的醫生一樣收費。這還不算,為了賺這些人買日用品的錢,他在自己家裡做生意。每到固家日子便在家裡的走廊里,擺開各種貨物,讓家裡的奴僕女使姬妾購買,他好賺錢。
自己家裡做生意,自然不用跟外面鋪子那樣防得嚴,這就是超市的雛形了。京城裡的商業由三司鋪子帶動了起來,他的子孫便就把張耆的這個方法拿到外面來,竟然就真地一炮打響,生意紅火了起來。
徐平只覺得自己的思路都快跟不上了,這個世界實在變化太快,或許再過幾十年,會有許多自己想也想不到會在這個年代出現的新事物冒出來。
說來張耆也是個怪人,他從記事起便就跟在當時還是太子的真宗皇帝身邊,等到真宗登基,他作為藩邸舊人青雲直上。未登基前宋真宗被太宗逼著把劉太后送出來,張耆恭恭敬敬在自己家裡幫著真宗養了十幾年,劉太后當政的時候地位無人可比。這位一輩子跟在皇帝身邊的人,偏偏愛財如命,什麼樣的賺錢方法都能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