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笑道:「哥哥與我從小一起長大,還不知道我的性子?縱然小時候頑劣了些,這些年也都改了。官家也跟我說,到外朝一定要謙虛謹慎,多學是第一要務。」
「你知道就好,心態擺正了,便就一切好說。安心學一兩年,對你未來有無窮好處。」
李璋連連稱是,與徐平一起飲了兩酒,又問:「若是跟著編書,哥哥先教我兩句。不要到時一開口就讓人笑話,被那些文臣宿儒看輕了。」
徐平聽了就笑:「只要你的態度擺正了,便就沒人會看輕你。在那些文臣眼裡,你會兩句也是那樣,不會也是那樣,並沒有什麼差別。」
說完,想了想,徐平又道:「不過,聖上讓你跟著我編書,熟悉人脈是一,更重要的只怕還是要你學些東西。今天無事,我們便就說一說軍制吧,以後你學也有個方向。雖然你一直在宮裡,但職位是在軍中,軍中的事知道不少。且說說看,現在禁軍需要改的時什麼?」
李璋道:「哥哥問的這個不難,其實朝中人人皆知,禁軍現在最需要的精選將領,嚴肅軍紀。只是軍中人事錯綜複雜,將領大多背景深厚,雖然知道,做起來卻是極難。」
徐平搖了搖頭:「國家安定幾十年,不能依靠軍功選擇將領,歷朝歷代都是如此,軍中高官非親即貴。但兩漢之時,哪怕是親貴,如衛霍等人,全是外戚,也能長驅大漠。哪怕就是到了國勢衰微之時,一員偏將帶數千兵,猶能視周圍蠻夷如無物。而如本朝,當年雍熙北伐,宿將仍在,精兵眾多,器甲精良,與契丹戰卻鎩羽而歸,太祖太宗時全國上下念念不忘恢復幽燕,現在卻沒有多少人敢提了,又是為了什麼?」
「胡人武勇,漢人懦弱,天性如此。自晚唐以來一直這般,也不只是本朝的事。」
徐平連連搖頭:「不,不,不,如果說胡人武勇,兩漢之時的匈奴比現更野蠻,那時的漢人又何嘗懦弱?這種不著邊際的說法,打一次仗可以如此說,幾百年來一直如此,還這樣說就是可笑了。漢人什麼時候缺了武勇?從來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