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這樣的傳統,應該是與宋朝是從後周柴家的孤兒寡婦手中奪了天下有關。皇帝年齡小了太過危險,為了不重蹈覆轍,便早做準備。但這個時候,沒有人相信那個養在宮裡的小孩會在未來真地成為皇帝,純粹就是一著閒棋,當不得真。歷史上是因為宋仁宗所有的兒子全部早夭,再也生不出來,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年才賜趙宗實為皇子,接了皇位。這種制度正是從那個時候完善的,現在還只是一種嘗試,那兩個小孩連皇子的身份都沒有。
徐平坐在趙禎身邊,笑吟吟地看著兩個兒子。他們抓什麼徐平並不關心,想讀書可以給他們請最好的老師,想當官最少恩蔭有出身,想要金銀家裡有的是,總之這兩個孩子想要什麼自己這做爹的都能給他們。不指望他們給自己掙來什麼,只要好好地做人,不墮了家風,徐平就心滿意足了。毯子上擺的東西,實際都是吉物,這個時候沒人給自己找不自在。擺的位置跟長輩的希望有關,但擺在上面的東西,卻都是精挑細選的,都是好的寓意。
兩個小孩被放到毯子上,先是對視了一眼,而後好奇地看了看四周,有些迷惑。到底是大戶人家的孩子,這種場合併不怯場,只是有點不知所措。
張三娘看兩個孫子不動,不由就急了,連續幾天,她可是教了又教。為了讓孫子把官告捉起來,她把徐正的官告要來,讓孫子練了很久。哪裡知道真正上場了,這兩個孩子把教的東西全忘了。見兩個寶貝孫子還在那裡你看我我看你,張三娘急得坐不住。
林素娘的心裡也急,不過這種時候,面上可不能表現出來,一直從容微笑。見兩個孩子一直不抓,林素娘只好起身,上前抱住兩個小傢伙,溫言又教一遍。
趙禎看得熱鬧,忍不住拍了拍身邊的徐平,指著中間毯子上的兩個小伙大笑起來。
母親又教一遍,兩個小傢伙終於記起來要幹什麼了,一起看向擺在最顯眼的位置的官告。這是張三娘千叮萬囑,一定要讓兩個孫子抓的。為了吸引他們,徐正的官告都被她偷偷塗上蜜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能用到的全都用上了。
大兒子本來離著官告的位置近,看了一眼,又轉身看了看身邊的弟弟,最終沒有爬過去把官告拿在手裡,而是含著手指,看著弟弟慢慢爬過去把官告拿了起來。
張三娘長出了一口氣,手捧胸口,對身邊的徐正道:「好孫兒,好孫兒,遲遲不動,可是把婆婆唬得不輕!拿了爹爹的官告在手,一世有大官做,果然是好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