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聽了,略一沉吟說道:「若是如此,天下又多好多官缺,會不會有冗官之嫌?」
「年年有大筆錢款入帳,怎麼能算是冗官?比照往年場務舊例,如果沒有進項,便就任民間百姓撲買就是。不過往年管場務的官,多是低級武官,事務不熟。那些大的公司應該設一些文職官位,以年入考其殿最,真選出能做實務的官員來。」
見趙禎沉吟未定,徐平又道:「在臣想來,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安排外戚近臣到這些官位上,別選得力人員為副手即可。現在外戚近臣子弟,多為軍職,無非是貪軍職祿厚而已。公司都是錢款往來,可以給以厚祿,讓他們就職,免得在軍中平白誤了軍隊。」
趙禎道:「如此做,若是有不肖之人,豈不又搞壞了這些公司?平白損錢糧!」
徐平心道還心痛錢糧,怎麼不心痛軍隊變成一攤爛泥?那些人總是要找個辦法養起來的,想人人成聖,人類還沒有找到辦法。到三司公司里去,無非多分一點給他們好了,不折騰軍隊,不折騰百姓,已經善莫大焉。至於公司經營,只能讓他們少操心多拿錢了。
「陛下,便如地方有知州通判一般,別設官員管事就好,嚴考其殿最即可。」
趙禎想了一會,對徐平道:「具體如何章程,你寫一道奏章出來,大臣詳議。若是此法可行,倒也不失為利國利民的好辦法,只是就怕三司管不了這些人。」
徐平笑道:「無妨,還有審計司呢。只要他們查得嚴,總有辦法。」
第295章 強兵策
通判制度實際上是雙首長制,不能把通判簡單地看成知州的副職。由於州事需要通判通簽,在民政事務上通判對知州有很強的牽製作用,保證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雙首長制是個很有意思的發明,看起來跟傳統的主官要專權矛盾,但在實際運行中卻是利處大於弊處。特別是在地方上安排權貴高官的時候,這制度特別重要。按照徐平的想法,三司屬下的公司到了一定規模之後也要實行雙首長制,類似於知州和通判,也類似於後世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設置一些官位,把那些影響力大的權貴安插進去。由於公司的特點,可以給他們比較多的公使錢,但實際掌權做事的再安排實務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