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前世有印象,那就當然不可能是普通人,徐平忙叫驛丞把人請進來。
不一刻,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的青衫,昂然走了進來。看了看徐平和梁蒨,知道坐在上位官位更高的是徐平,上前施禮:「學生張載,見過經略相公。」
徐平點頭回禮,吩咐隨從設了座,指著契嵩對張載說道:「這位是契嵩法師,有道的高僧,不遠萬里前來西鄙隨軍。他佛法精深,更兼通儒家典籍,聽梁通判說你在鄉里以好學知名,正好與法師談論學問。」
張載看了看契嵩,淡然說道:「學生讀的聖賢書,學的儒家正道,跟夷教有什麼好談的?」
夷教兩個字正戳中了契嵩的痛處,一下子站了起來。不過高僧到底佛法精深,不犯嗔戒,只是拉住張載的手說道:「來,來,來,年輕人,我與你講,儒釋兩家本是一道,天下道本同源,只是用之不同。不是道不同,而是人用的方法不同。道行天下,釋家雖然在中原有些勢微,實際上在其他地方,佛法正是弘揚光大的時候——」
聽了這話,張載不由笑出聲來:「法師還是多走些路,多去些地方,才不會平白說這種夢話。吐蕃早已經滅佛,西域正在滅佛,如今的釋家,也只有在中原之地還有根基。不過本朝以文治天下,名教正興,釋門勢微已經是明擺著的事情。」
「西蕃怎麼可能滅佛?經略相公此次廣招僧人隨軍,正是因為蕃羌之人信我佛門!」
張載連連搖頭:「法師想得差了,如今佛法在西蕃早已經勢微,只有河湟和河西之地因為近中國,慕華俗,才依然禮敬和尚。他們信的不是佛法,而是我中國風俗,等到教導了他們名教之禮,自然也會對佛法棄之如敝履!」
契嵩一直都是在南方遊歷,最近才到北方來,對於遙遠西荒的事情哪裡知曉?只是從世傳的佛教典籍里,知道西域吐蕃是佛法盛行之地,卻不知道那早已經是老皇曆了。
吐蕃從松贊干布起佛法大興,但也沒有興盛多久,便就跟著中原唐武宗滅佛,在吐蕃本土對佛教斬草除根。西域則是隨著波斯勢力的西進,除步消滅佛國,勢力已達河西邊緣。
現在真正佛法大興的,只有河湟、河西、党項等地,成了孤島。他們能夠把這信仰保存下來,還是背靠中原王朝,有漢族先進的文化作給養,才能跟外來的文化入侵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