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當你找不到砍你不順眼的人的時候呢?所有拿刀的,都看不順眼呢?
如果徐平沒有主動的動作,那麼他的結局,無非就是一死,死了不牽連家人,他就應該謝天謝地了。不需要有人組織起來,因為徐平的政策跟禁軍作對,禁軍將領對他不滿天經地義。禁軍將領有比外面官員多得多的影響皇帝的渠道,包括接觸宮裡的人。不用說別人,現在的曹皇后就是出身將門,有無數三衙將領的親戚故舊。
把自己的不滿發泄給皇帝知道,趙禎不能對拿刀的人的情緒完全無動於衷,總要想辦法安撫,在這種情緒與徐平之間找一個平衡。或許禁軍將領只是無意識地發泄不滿,間或夾雜一句要徐平怎麼樣才好。這不是建議,但許多人說,這個要這樣,那個要那樣,總有一款適合徐平。或許讓徐平到什麼地方為官,或許回到京城為官,總之離開了前線,離開了自己的隴右大軍。接下來就簡單了,徐平如此得罪禁軍,數十萬人中總有瘋子,然後總有瘋子能夠成功,一刀砍了徐平的腦袋就是。
這個時候,其餘二十萬禁軍圍觀。殺了此賊大快人心,個個拍掌。朝廷要愛惜徐平以前功勞,窮追此案,他們就手按刀柄,怒目而視。
一邊是一個死人,一邊是二十萬大軍的情緒,你會怎麼選擇?只能不了了之了。
不需要陰謀。認為什麼大事背後都有一個驚天大陰謀,有一個邪惡的大怪物,那也是想多了。幾十萬人的不滿,有能力對你做出什麼,你總會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死路。
禁軍對朝政的影響,不在於他們主動做什麼,而在於他們在關鍵的時候,是積極服從命令,還是選擇圍觀。圍觀就是一種態度,面對數十萬大軍,沒人敢不在意這種態度。
知道你身邊軍隊的態度,知道他們會在什麼事情上選擇圍觀,比如,有人殺了你,就是皇帝又如何?大宋的禁軍是當兵拿錢的,做事就要給錢,給錢我還可以選擇不收,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我憑什麼拿著腦袋來保護你?我認為你給的價錢不夠就行了。
徐平還是受前世觀念的影響,認為軍人就要保家衛國,就要以死效力,影響了自己施政的一些措施。歷史上的岳飛曾經這樣認為,軍人就要「盡忠報國」,就該要收復失地,就該要愛護百姓,就應該要用自己的鮮血與來犯的敵人拼死搏鬥。他死的時候,大宋幾十萬軍隊,用自己的態度表明了他們不認同。誰願意死,誰就自己去死好了,不要耽誤別人從軍安安份份地拿一份錢養家餬口。
要化解自己面對的死路,徐平絕不能退一步。從以前對三衙禁軍的儘量避讓,不與其發生糾葛,改為主動出擊,施以高壓。這是禁軍們熟悉的套路,溫文爾雅地做事是拿毛錐子的文人弱雞們做的,真漢子就要敢於拿著棍棒向他們身上招呼。只要徐平退一步,就像一台巨大的機器開始運轉,終將把徐平碾得粉身碎骨。
當然最重要的,徐平要給近百萬禁軍,包括他們的家庭找出路。不讓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你說什麼都是虛的,有了機會該砍你砍你,該按刀柄圍觀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