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軍與其他的各支大軍有方方面面的不同,從兵源,到兵制,最有正規軍色彩。特別是岳家軍吸收了大量義軍,而義軍又來源於宋後期的保甲兵力。而保甲兵力,從軍事文化上,正是宋朝想解決身上三衙禁軍的這根刺,從軍事文化上接上秦漢傳統。再加上岳飛本人的個人魅力,這支軍隊與那個時代的所有軍隊都不同,表現出了不同的氣質。
岳飛之死其實簡單明白,金國不想打了,讓宋臣服。趙構求之不得,自謂能做成這件事的秦檜有了機會。為了削弱宋的軍事實力,也是為了證明趙構朝廷真地服了自己,金國要求宋殺大將。原來就與金有勾結的秦檜想向韓世忠下手,各種原因換成了岳飛。作為敵國的金是提出這件事的人,配合敵國做的主謀是趙構,主持者是秦檜,幫凶是張俊。
後人想不通,大宋君臣怎麼會做出這種仇者快、親者痛自毀長城的事情,試圖挖出背後的真相。這有什麼真相?誣告岳飛的是他的部將王俊,最初下手構陷的是張俊,入獄冤枉岳飛的是秦檜及其幫凶,最後監斬岳飛的是楊沂中。
這件案子主凶、幫凶、協從其實都很清楚,只是非要有人與他們相互理解,拼命要挖出背後的故事來。有的人考證趙構變態,有的人考證岳飛自取死路,更有的人罔顧事實說岳飛太能打,威脅到了文官的地位,文官集團要弄死他。岳飛是與文官集團關係最好的統兵大將,事後受到牽連的,也是以文官集團的主戰派和暫時議和派為主。
後人不想承認的,是岳飛是一位超越了時代,有可能帶來重大政治和文化的變革的偉大將領。他自己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武將不同,他的岳家軍跟其他軍隊不同。當然,後人還一定要把岳飛與其他將領看作一體,不想承認軍事力量在岳飛之死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岳飛之死,起自部將王俊構陷,第一個欣喜若狂下死手的是張俊,此後接掌的是秦檜及其幫凶組成的文官中的漢奸集團。最後下令殺岳飛的是趙構,監斬的則是另一位統兵大將楊沂中。這些人,加上敵對的金國,就是害死岳飛的兇手。
後人有一種迷思,總是認為,岳飛作為武將,軍事力量是站在岳飛一邊的。即使拋開直接參與的幾位重要將領不談,岳飛亡後,全國軍事力量保持了沉默,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趙構是怕金兵,但金兵到底沒有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跑得夠快。但是跟在他身邊的軍事力量,卻數次拿刀對著他,手一滑就宰了他。跟害怕金兵一樣,他同樣該怕自己身邊的軍事力量跟他立場不一樣。金兵要來殺他還要過岳飛那一關,身邊的軍事力量要再次對他動手,可方便得多。在這個當口,只要這些將領表示自己反對殺岳飛,表示自己反對不要臉地議和,軍中情緒如果是這樣,趙構豈敢下手?這樣講並不是說那些將領逼著趙構殺岳飛,或者他們建議趙構殺岳飛,他們很大的可能是什麼都沒有做,只是沒有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