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駐馬,看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不遠處的連綿的低山,一時心胸激盪。他出身富戶,自幼習武,鄉里頗有一群子弟隨著他耍槍弄棒。後來從軍,因捕盜有功而升龍神衛軍的指揮使。隨後一路升遷,現在做到了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鄜延路副都部署。
三川口一戰,在劉平陷入重圍之後,一部分禁軍畏戰不前,致使主帥失陷,這些未出力死戰的軍隊便就是由王信帶回來的。王信的本部曾經參戰,斬首數十級,戰後沒有受到重懲,因為其他軍功屢次升遷,現在成了一路帥臣。
王信出身跟桑懌有些像,都是捕盜有功,一路升遷做到管軍大將。不過他家富而桑懌家窮,他不讀書,而桑懌曾經發解考進士,現在就不如桑懌有前途了。
若是按照以前禁軍的慣例,王信比桑懌前途遠大。他不讀書好耍槍弄棒的習慣合禁軍將領的胃口,家中富庶,跟三衙將領的關係不錯。不過現在不同了,隴右軍不識字不能做統兵官,這種風氣已經開始影響其他軍隊。王信又不是出身將門,沒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為後盾,只能改變自己。在經略使范仲淹的影響下,最近開始捏著鼻子讀起書來。
等了沒有多久,先鋒銀夏路北都巡檢使狄青快馬回來,向王信叉手:「太尉,前方地斤澤蕃部已經歸順,麟府路折軍馬駐軍前方,正在等其他幾路趕來!」
王信點頭,大手一揮:「全軍依次向前,我去會折軍馬!」
說完,帶著本部親兵,與狄青一起,向不遠處的折繼閔駐地行去。
狄青在鄜延路一直立有軍功,又得本路主帥賞識,一路升遷,做到了西頭供奉官,離著大使臣不遠了。因為范仲淹看重他,力薦做了新設銀夏路的北都巡檢使,開始獨當一面。
當年沒有跟楊文廣和賈逵到秦鳳路去,現在三人的官職已經拉開,楊文廣和賈逵都憑著軍功已入橫班,而狄青離著大使臣還有一段距離。這種結果,還是徐平對隴右軍的升遷比較壓抑,計軍功之後一般不破格升遷,不然狄青跟那兩人差得還會更遠。沒辦法,再沒有哪一支軍隊有隴右軍那樣的戰功,一路大仗打下來,把党項的精銳全部打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