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唐慎停下思考。
……真的只是這樣?
度支司的重開,到底是不是趙輔的授意?
趙輔對以紙代幣的看法是什麼?
許久後,唐慎仰天長嘆。
他只是個理工生,為什麼要讓他想這些事啊!
想不通,唐慎便沒再想。
八月過去,到了九月,北直隸和南直隸的賦改制度真正顯現出了成效。
減輕的苛稅雜政讓百姓有了喘息的機會,也讓這季度兩地收到的賦稅有所減少。但根據賦改二十三條,度支司與戶部密切配合,大力督導北直隸、南直隸的府尹衙門,減少收稅的中間環節,最後收到盛京的賦稅不僅僅沒有少,反而比往年多了一絲。
這一絲只是一點點,微不足道,但早朝上,右相王詮道:「北直隸、南直隸與盛京毗鄰,兩地的賦改只是初現成果。若是真正要見得成效,應當將步子放遠。去東北寧州,去江南金陵姑蘇!」
王詮這麼說,趙輔便道:「明歲起,便將賦改二十三條施行到江南。王相,你可能為朕做到?」
王詮作揖行禮:「臣定不辱命。」
文官中,只見一個蓄著美鬍鬚的中年男人上前一步,道:「臣參知政事趙靖,有事起奏。」
趙輔:「奏。」
「北直隸、南直隸的賦改一事,施行順利,臣親歷當地,深有感觸。但親歷其事後,臣發現,若是與盛京毗鄰,想提升賦改效率,並不難。但若是推廣全國,將賦改實行到江南,卻有一大難題。臣有摺子,想上呈給陛下一閱。」
大太監季福走下殿台,取了趙靖手裡的摺子。
趙輔拿了摺子,打開看了看。他目光微動,過了片刻,露出驚訝好奇的神情。他望著趙靖,道:「趙卿與朕說說,何為『賦契』?」
開平二十九年,九月初四,趙輔准參知政事趙靖,在北直隸、南直隸實行賦契改革。
「賦契」,也就是賦稅契約。
王詮的賦改二十三條中,最為強調的就是一切政務在中間環節中的消耗。如此,趙靖就提出了「賦契」。賦契,是一張薄薄的紙。最底層的官員在這張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蓋上官員印章,再一層層地向上申報。每一層的官員都簽名、蓋章,如此到了盛京時,中書省便知曉此地這一季度的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