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戶部尚書令,連夜送去。」
「是。」
三月十四,唐慎動身離開盛京。
這次唐慎去幽州,只帶了書童奉筆一人隨行。馬車噠噠地出了城門,一路向西北而去。
從盛京到幽州,快馬加鞭要走一日半。唐慎坐的是馬車,再快也要走五六日。馬車可比不上後世的汽車,現在的道路也不是水泥路,只是碾碎了的石子路。這一路走來,唐慎顛得屁股疼,晚上寫家書回京時,他想了想,特意在信的最後補充了一句。
「……先前拜託於姚三之事,乃重中之重,切記當作頭等大事。」
寫完信,唐慎揉了揉手腕,感慨道:「這路真不是人走的!」
都說官員被貶謫到荒涼之地後,經常會客死異鄉,不得落葉歸根。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本來便貶謫就是一件令人很抑鬱的事,古人一旦想不開,很有可能就這麼鬱鬱寡歡,患病而亡了。就算心胸寬廣、樂觀豁達,沒被貶謫這件事擊倒,那在前往荒涼之地赴任的路上,一路上道途艱辛,簡直像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身體弱點的還沒上任就死了,也不是不可能。
奉筆童子道:「公子,如今新修了官道,去幽州已經好走許多。」
唐慎嘆了口氣。
是啊,如果趙輔沒修這條官道,那去幽州的路就更加艱辛了。
六日後,唐慎抵達幽州。
入了三月,盛京已有綠柳發芽,滿城春色。但遠在大宋西北的幽州城,仍舊是一片寒涼景象。夾著沙子的風吹在臉上,好像刮痧一樣,火辣辣的疼痛。天氣嚴寒,唐慎穿著厚厚的大襖,悄悄入了城。
唐慎進幽州城,沒有驚動任何官員,但他入城後,消息立刻傳到了幽州府衙。
幽州府的府尹姓季,名肇思,是開平六年的進士。幽州府尹是四品文官,但在這幽州府中,官職最大的並不是他這個府尹,而是官居一品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周太師!
大宋廢除了前朝的三司制度,也不再設立太師官職。自太祖起,大宋一共只出過三位太師,都是死後被追封諡號,贈上的太師頭銜。但天下兵馬大元帥不同。他是大宋一百多年來,唯一一個活著的太師。
開平十年,大元帥領兵有功,大敗遼軍,促成兩國簽訂和平契約。
趙輔大喜過望,在大元帥班師回朝的當日,就親自出城迎接,並親口許諾大元帥百年之後,他必然會封大元帥為太師。所以說大元帥如今還不算太師,但已經是個板上釘釘的太師。
幽州城的文官大多品階不高,可武官卻是一個比一個官階高。不過大元帥很少回幽州城,他常年在軍營。
唐慎來到幽州驛館,驛館官員早已等候他多時。唐慎剛剛安置妥當,一個驛館官員便進來稟報,說是有人來拜訪唐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