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邵雍宣判了雞的死刑:此雞十日當烹。
十天後,那家人家來了客人,這隻雞英勇就義。
除了讀象,邵雍還有一個絕活,就是體用斷卦法,這是梅花易數最重要的創見。
“體用”作為中國哲學中一組對立的概念,最著名的運用恐怕就是張之洞老先生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了。據說當年西學東漸、以日為師,僚屬給張老先生的報告中也多用時興的日本詞語。老先生為了維護中文的純正,把報告中那些個新詞逐一勾出,並在旁邊批註道“日本名詞”。甫一落筆,老先生突然想起,“名詞”也屬日本舶來,無奈之下,只能將批語改為“日本土話”。
言歸正傳,在梅易中,一般本卦中動爻所在的卦為用卦,而不變的卦為體卦。體卦代表了己方,主方;用卦代表了對方,客方。
戊子日辰時,邵雍在路途中休息,看見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棵。四下無風,卻正好有一枚枯枝從樹上落下,掉在西邊。
老人家又習慣性地掐算起來。以槁木為離卦,為上卦。以西方為兌卦,為下卦。得火澤《睽》卦。兌二離三,加辰時五數,總和為十,除以六餘四,四爻為動爻。因而變卦為山澤《損》卦。
本卦中兌卦(澤)始終不變,為體卦;動爻在離卦中,離卦(火)變為艮卦(山),因而離卦為用卦。兌卦屬金,離卦屬火,火克金,用卦克體卦,看來情形不太好。
再看卦名,睽、損都有傷殘之義。
查爻辭,《睽》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看來,這棵樹十日內會被砍伐。
十天後,這棵樹果然被砍去造了政府大樓,為拉動大宋的GDP增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最奇的是,砍樹的匠人正好字“元夫”!
甚至連測卦人的狀態都可以運用在斷卦中。
己丑日卯時,邵雍在路上碰見一位老人。只見這位老爺子滿臉憂色,急急往東南方而去。
我們的邵老夫子又攔住了這位老人,拱手一揖,問道:如今變法革新如火如荼,大宋社會和諧穩定,您老爺子怎麼一臉的苦大仇深舊社會啊?有困難可以找組織解決嘛!
那位老人一頭霧水:我沒什麼憂心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