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楊勇報告楊堅說東宮裡多見鬼魅,還有鼠妖出沒。於是乎,楊堅想起了蕭吉,命他去東宮禳除邪氣。
蕭吉的理論水平很高,但實戰又如何呢?
神座設在宣慈殿,皇帝楊堅、太子楊勇都來觀禮。
祈禳儀式正在進行中,突然大殿東北角颳起一陣旋風。東北方在後天八卦中為艮位,又稱鬼門。大殿裡起風,已屬怪異,更怪的是這股風竟迴旋著向太子的寶座掃去。
正當太子驚惶失措時,蕭吉急以桃木湯和葦火驅逐這股怪風。這股風被趕出了大殿,甫一出宮門就突然止息,了無痕跡。
接下來蕭吉在大殿未方設壇酬謝土地。未是十二地支之一,在生肖為羊,在方位為西南。這個壇城外有西北、東北、東南、西南四門,內設東西南北中五帝座。
布置好壇城後,蕭吉按照儀軌開始謝土。大殿內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還在為剛才那陣怪風興奮不已。
突然,整個大殿安靜下來,只有蕭吉的禱祝聲仍在迴蕩,更襯托出讓人害怕的死寂。所有的目光都盯向西南方,那裡蹦出一個蛤蟆。
已是歲暮寒冬,蛤蟆理應冬眠。但這隻勤勞勇敢的蛤蟆是地歇人不歇,也跑來湊熱鬧。西南方為坤位,又稱人門。只見這隻蛤蟆大搖大擺地從壇城的人門跳了進去,然後用力一蹦,居然坐到南方的赤帝座上。
蛤蟆似乎一點也不在乎被圍觀,只可惜它老人家不會說話,否則說不定還會喊兩句“同志們好”、“人民萬歲”之類的口號。
享受了眾人注目禮後,蛤蟆終於起身退場。還是從人門出,但跳出數步之後,蛤蟆忽然在眾目睽睽下隱身不見。
楊堅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想起下令厚賞蕭吉。
但蕭吉知道這些把戲還不足以完全打動楊堅的心,他還要致命一擊。
這一擊就是一句簡單的話——當然是密奏,卻足以讓楊堅對他另眼相看、引為顧問。
這句話就是:“太子當不安位!”
蕭吉說中了楊堅的心思——他已經暗暗動了廢立之心。
楊堅曾問過韋鼎,“諸位皇子裡哪個能得嗣大統?”
韋鼎的回答是:“至尊皇后所最愛者,即當予之,此非臣所能預知。”
楊堅怕老婆是人人盡知,所以當時楊堅認為韋鼎是在耍滑頭,便笑著說:“是你不肯明說罷。”畢竟立儲的事是一個皇朝的根本,在這樣敏感的政治問題上哪怕說錯半句話,將來可能就是滅族的大禍。
而今楊堅常常回味起韋鼎的話,卻越想越覺得有味道。當年以為是迴避問題,現在看來卻是富含深意。只可惜他已經死了,否則還真要召進宮好好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