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連忙奏稟:“天災雖有民怨,但養仗皇恩浩蕩,府藏皆滿,風調雨順之地糧庫俱滿,積於廊廡,用以賑災綽綽有餘。”
文帝有點不敢相信,慎重地問:“朕既薄賦於民,又大經賜用,怎會有餘?”
◎第49節 二聖是誰
牛弘說道:“自萬歲倡導厲行節約以來,收入的常常多於支出的,大略每年賜用,至數百萬段,常無減損,現在,已經造了好多官倉,官倉已滿,只得另闢左藏院以供收納。”
文帝聽著聽著臉上泛出紅光,滿意地說:“好啊,既富而教,方知廉恥,寧積於人,無藏府庫。河北、河東今年回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免全。”說這話時,心境極為開闊,氣度極為恢弘。文帝的目光直透過大興殿前的廣場,一直伸延到遙望的地方。
眾臣伏地叩首,稱讚不已。楊素朗聲說道:“漢武帝初期時,也是倉廩皆滿,京師的大小錢串累積百萬,上千上萬的吊貫都無法校點,糧庫里的糧食陳陳相置,充溢露積於外,到腐爛不可再食的程度,那富庶的景象史書上多有記載。但是,漢代整整積蓄了七十多年,而萬歲卻只用了十多年就得到了這樣的聖績。這裡何等的德威天下。萬歲經常教導臣子要勵精圖治,超越兩漢,如今實現了。”
楊素的一席話不能不讓“恩邁前主”的文帝深深地陶醉在喜悅之中,但在眾臣面前,文帝依然保持著莊嚴之姿,沒有喜形於色。
掐指算來,綠珠公主到後宮已有兩年多了,人前歡笑,人後悲戚的日子如同流水一般,她的心冷絕到極點。對於眼前的處境,她也理智多了。她自己最清楚,理智與現實一旦結合,往往會使人顯得冷酷而令人憎恨、厭惡,在她的臉上,整日地寫著的只有兩個字:復國,恢復陳國。她無時不在想念那片生她育她的建康城,那裡的山川秀美,一景一物時時在她的夢中出現。
後宮的生活是儉樸的,沒有一點兒奢靡的跡象,這卻令她深感不安,那二聖獨孤氏太厲害了,後宮的一切生活起居都把持得嚴嚴實實,不容有任何人插手。就眼前的現實,那復舊江南的強烈願望似乎遙遙無期。
想起陳朝的宮室,真應了一句“天不滅陳,陳自滅”的話。
這日清晨,綠珠公主慵倦地躺在床上,眼睛直望著紅絹羅帳的頂篷,腦海中卻是風捲雲飛,恍置身當年日光普照的萬樹林花中。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
“貴妃娘娘,皇上有旨,今日早膳後,齊到驪山觀獵。”內侍張權尖聲叫道。
“知道了。”綠珠公主幹著嗓子答應一句,翻身坐起,又追問了一句,“皇后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