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王本打算派刺客入魏伺機刺殺信陵君,蒙驁卻不識趣插上這麼幾句話令莊王很不高興,卻又不便發作。呂不韋對莊王表情的變化看得很仔細,急忙說道:“臣有一個借刀殺人的計策,既可除去信陵君,又不會背上行刺的罵名。”
莊王一聽,高興了,“哦,丞相有這樣的妙計?快說給孤聽聽!”
呂不韋分析說:“信陵君得勝回朝獲得原有的封地,魏安釐王又給五座城池的食邑,並授予丞相職位,執掌魏國的軍政大權,魏國的大小事務全都由信陵君一人裁決,這並不能表明安釐王就十分相信信陵君。自古有功高震主一說,信陵君愈是權傾於國,魏王愈是對他心存芥蒂,更何況兩人本來就有隔閡,如果不是我大軍攻魏,信陵君顧及宗廟被毀,他決不會再回到魏國的。而魏王重用他也是迫於內外壓力,並不是完全信任信陵君。正是他們君臣之間有這些微妙的關係,才給我們可乘之機。”
莊王心有靈犀,頻頻頷首,“嗯,有道理,有道理!丞相能夠考慮到這些,也一定有了相應的對策吧?”
他示意呂不韋繼續說下去。
“為了除去信陵君,大王必須先穩住魏王,離間他們君臣關係,讓安釐王與信陵君互相猜疑,最後借安釐王之手除去信陵君。一個國家、一個家族往往都是這樣的:當外敵入侵時,內部都能夠放棄個人的恩恩怨怨,從國家存亡的大計出發,共同對外,一致抵抗外侮。而一旦外患剷除,原來潛存的內部矛盾又都浮現出來,有時甚至激化,成為內部戰爭的焦點。正是鑑於此,大王只要派使者入魏與安釐王修書言好,讓他感到外患消除,對信陵君的重用之心也就減退了。同時,大王再暗中派人到魏國散布流言,說信陵君有取代魏王之心,各國也一致擁戴信陵君取而代之。”呂不韋得意地嘿嘿一笑,“不出半年,安釐王一定會罷免信陵君的大權,甚至將他殺掉。即使不能立即除去信陵君,兄弟再次反目成仇,君臣不和,也會給我國留下可乘之機。”
莊王有所懷疑地問,“信陵君胸懷坦蕩,心胸開闊,手下又有那麼多謀士,安釐王也不是無能之輩,他們會相信我等的反間計嗎?如果計策不成,不僅不能離散他們兄弟關係,反而進一步促進他們手足之情和君臣之義。”
呂不韋立即告罪說:“臣說句不應該說的話,商鞅有功於秦,最後遭到車裂之刑,張儀有功於秦,被驅逐出國,白起為秦國開疆闢土立下汗馬功勞,卻被逼死於杜郵,究其原因,是君王聽信讒言中了他人離間之計。不僅秦國發生過這樣的事。其他各國都有類似的事發生,商紂王殺比干,吳王夫差賜死伍子胥,越王勾踐殺死文種,一代名將吳起頻遭驅逐,縱橫家蘇秦死無葬身之地,這不都是有功之人因君臣之間的猜疑而致死的先例嗎?古人云: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大王也一定聽說過三人成虎的故事,只要我們計策用得巧妙,還怕安釐王不中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