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上有“大宋”,牌上有“宋國”,朱元璋好像是劉福通“宋”政權下面的一名忠實的臣僕,而實際上,朱元璋只是在借“宋”這一塊招牌,來爭取漢族地主人士的支持罷了。
婺州是儒學的中心,號稱“小鄒魯”,城內城外的封建文化人士,隨便用手一抓,就能抓出一大把來。所以朱元璋在設立了“浙東行省”之後所做的第四件事情,便是廣攬封建有識之人為我所用,以擴大自己在地主階級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朱元璋“廣攬”的方法大致有這麼幾種:不太有名的有識之人讓他們在婺州城內辦學校——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很少再能看到正正規規的學校,所以朱元璋此舉是很得“民心”的——稍有名氣的文化人士讓他們在“浙東行省”衙門裡擔當相應的職務,對那些很有名氣的知識分子,朱元璋則把他們送往應天,或讓他們擔任要職,或讓他們給自己讀史講經。比如當時大名鼎鼎的兩個文人,王冕和宋濂,朱元璋就委以重用,任王冕為咨議、參軍,任宋濂為五經師。可惜王冕英年早逝,而宋濂則一直在朱元璋的身邊為朱元璋講經讀史。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朱元璋認認真真地與儒學打得紅火了。一時間,滿嘴粗話的朱元璋,有意識地“之乎者也”起來。
幾個月之後,朱元璋覺得以婺州為中心的一大塊根據地已經比較穩固,便決定返回應天城。恰在這時——龍鳳五年五月,也就是公元1359年及元至正十九年的五月——小明王得到朱元璋的戰報,升朱元璋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朱元璋愉快地接受了這一任命。從此,他便是“宋”政權屬下赫赫有名的丞相大人了。
陪同朱元璋一起回應天的,有李善長、李文忠、王冕、宋濂及那個石抹氏。朱元璋已經決定讓石抹氏做自己的又一個小老婆。朱元璋對暫時留守婺州的常遇春道:“我回應天后,馬上就叫二弟前來助你,等二弟來了之後,你們再合力去攻打處州、衢州。”這一年的七月,徐達、常遇春領兵八萬圍攻衢州。衢州城內元軍有三四萬人,守將除了宋伯顏不花之外,還有一個叫張斌的將領。宋伯顏不花負責防守東門和北門,張斌負責防守南門和西門。這兩個元將,領著近4萬手下,硬是把徐達、常遇春的紅巾軍堵在城外整整兩個多月。
徐達對常遇春言道:“看來這宋伯顏不花打起仗來確實不賴。如果他有足夠的援兵,我們還很難攻進城裡去呢。”最後是徐達想出的一個點子才攻破衢州城的。徐達見衢州城防很牢固,不易攻打,就命令手下挖地道,一直挖到衢州城裡,然後用火藥炸開幾個通道,開闢了從地下進攻的路線。這樣,紅巾軍從地上地下同時發動進攻,元軍就難以招架了。畢竟,紅巾軍的人數要占絕對的優勢。
因為比較起來,宋伯顏不花比張斌要強悍得多,所以徐達的地道就是在張斌負責防守的南門和西門城下挖掘的。張斌見防得了地上就防不了地下、防得了地下又防不了地上,便喪失了繼續守城的信心。為自己的後路打算,張斌就主動地打開城門投降。城門一打開,紅巾軍如潮水一般地湧進衢州城。宋伯顏不花即使再有能耐也頂不住了,只得帶著一隊人馬衝出城外準備逃命。誰知,宋伯顏不花剛剛衝出城外,那常遇春就帶人將他團團地包圍了起來。常遇春哈哈大笑道:“狗日的元兵,常某在這裡等你多時了,快束手就擒吧。”
宋伯顏不花在湯溪小鎮曾與常遇春幾度交手,要不是石抹宜孫早早地被朱元璋打敗,他那回就肯定把常遇春趕出了湯溪小鎮。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又加上逃跑無望,所以宋伯顏不花就縱馬揚刀直向常遇春撲去。待戰馬衝到常遇春的近前後,宋伯顏不花手中的大刀兜頭就朝著常遇春砍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