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茂才本來是元廷駐應天城的水軍元帥,朱元璋攻破應天城的時候,康茂才率部投降並願意歸附紅巾軍,朱元璋就讓康茂才做了紅巾軍的水軍頭領。以後,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東以後,曾派康茂才做那裡的都水營田使,專門負責修築河堤,興建水利工程,恢復農業生產,供給部隊軍需。俗語說得好,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朱元璋對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業業地為朱元璋效力。無論打仗還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幹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許多功勞。
原來,康茂才和陳友諒是老鄉。陳友諒是湖北玉沙縣人,康茂才也是那兒的人。不僅是老鄉,康茂才還救過陳友諒的性命。陳友諒力氣很大,脾氣又硬,仗著識得幾個文字,在縣衙里混了一個差事,可因為不服上司的管轄,常常受到上司的責罵。陳友諒懷恨在心,總想好好地收拾上司一頓。終於,有一回,他喝多了酒,在縣衙里當差,他的上司又來訓斥他,他便借著酒勁,先是甩了上司一個耳光,把上司的嘴巴甩得好幾天都合不上,又踹了上司背部一腳,把上司踹得半個多月直不起身來,整天弓著腰身像一個蝦米。當時的陳友諒,看到上司那麼一副熊樣,簡直是開心極了。可開心歸開心,麻煩事卻跟著來了。把上司打得嘴歪眼斜背駝腰弓,那還了得?陳友諒立刻被投進了監牢,還不是一般的監牢,是死牢。這下子陳友諒就慌了。他的家人四處求情打點,但無濟於事。
恰在這時,康茂才回到了故鄉,聽說了陳友諒的事。二人小的時候是朋友,現在陳友諒落難了,康茂才自然要拉陳友諒一把。康茂才是元軍的大元帥,在一個小縣城裡搭救一個人,那自然是易如反掌。陳友諒被救出死牢後,對康茂才千恩萬謝。康茂才勸說陳友諒跟他到應天去當差,陳友諒委婉地謝絕了,因為陳友諒對官府充滿了憎惡。儘管如此,二人的私交還是很深厚的。康茂才在故鄉的日子裡,陳友諒天天和他泡在一起。康茂才前腳離開故鄉,陳友諒後腳就去投奔了徐壽輝。
如此說來,康茂才是陳友諒不折不扣的故人和救命恩人。康茂才見陳友諒此次兵力強壯,來勢洶猛,覺得與之硬拼恐難取勝,於是心生一計,他要利用與陳友諒的老關係,騙陳友諒上當,然後埋下伏兵圍殲。
朱元璋得到康茂才的稟告後,連說“天助我也,康將軍真妙計也”。朱元璋召集劉基、徐達,一塊商議,寫下一封詐降書,信中康茂才說自己當初投降朱元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眼下聞聽故友當了皇帝,並且大軍就在城外,故願意藉此機會叛朱獻城,並約定了起事的時間、地點,定為三天後傍晚在江東橋等候。為了讓陳友諒更加相信,康茂才還特意找了一個自己的門房,陳友諒認識的老鄉送信。
那送信人到了陳友諒行營,把書信呈上,陳友諒一看竟是康茂才的手書,心下大喜,他完全相信了康茂才的話。
陳友諒之所以如此輕信康茂才的信,固然與他同康茂才的“舊交”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他的胸無城府。他只是仗著兵力強大而驕橫無忌,若論玩陰謀耍手段,他在朱元璋的面前就要大打折扣了。這就註定了他在與朱元璋的爭霸賽中,不會有什麼太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