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意識中,人本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界還混為一體,因而對一些與人類有關的自然現象,也不可能產生過多的考慮,不能認識周圍的自然現象對人類生活的價值,更不可能抱有什麼期望,而是更多的適應於自然。實際上,這時的原始人幾乎還過著像動物一樣的群居生活。
前蘇聯學者阿•尼•格拉德舍夫斯基認為:"當時人們剛剛從動物界分離出來,不可能信仰神,正如任何一種動物不信仰神一樣,因為人類那時與其它動物還十分相近"①。實際上,那時人們無形中將自己與動物等同起來,認為自己與飛禽、走獸之類的動物沒有多大區別。不過,這種將人與動物等同起來的觀點,並不意味著對動物的崇拜,也不具有宗教的意識。所以,宗教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形成。
另外,我們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原始遺址里還發現有這樣一種現象,1856年,在德國杜塞道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小洞裡,發現了歐洲早期智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尼安德特人。從當時人類對骨架處理看,尼安德特人可能萌芽了宗教意識。在一具近似完整的男性屍骨旁,堆放著一些燧石、石英塊和野牛、馴鹿的屍骨,表明尼人對同伴的關注和眷戀。說明在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可能產生了最原始的宗教意識。
屬於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也可能產生了最初的原始宗教意識。莫斯特文化的創造者是尼安德特人,到莫斯特文化時期,又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發展。在莫斯特文化遺址中,曾發現了埋葬死者並隨葬動物骨骼的宗教跡象。
①阿•尼•格基拉德舍夫斯基:《原始社會史》,第37頁。
(二)舊石器時代晚期至中石器時代的宗教屬於中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存,目前發現不多,考古界對中石器遺存也尚未達成統一的認識。但是,作為人類發展所經歷的不同時期,中石器時代是存在的,這一時期是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這時,人類仍過著採集漁獵的生活,能製造工具,廣泛使用細石器,在捕獲物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中國陝西大荔發現的沙苑文化和河南許昌發現的靈井文化以及陝西下川文化等,均屬於中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主要遺物是幾何形細石器,有石核、石葉、小型刮削器和壓制精緻的石鏃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突狀器。總的看來,細石器有進步特徵。由於文化資料比較少,所以在宗教方面仍為有待於開發的處女地。
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距今2萬年左右,人類的發展進入到晚期智人階段。這個時期,人類的生存能力有了很大進步,生產力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範圍進一步擴大。漫長的生產實踐,使人的大腦進一步發達,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並逐漸認識了許多自然現象與人們經濟生活和人類生存的聯繫。於是,人類開始對許多自然現象抱有一些期望和控制的要求。可以說,人類發展到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對許多自身以外的自然現象產生出一種幻想的反映。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不再單純依賴自然,而是開始改造自然。這時,中國廣闊的土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原始人留下的足跡,而且他們的文化具有多種風格和特色。大約從這個時候起,人類即將走完舊石器時代漫長、曲折而又艱難的歷程,準備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向新時代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