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山川的崇拜,多是對名山大川加以神化,或把一些山峰加進許多神秘化的成份。如《山海經•中次十二經》中說,有一座山叫夫夫山,神於兒住在這裡,形狀是人的身子,兩手操蛇,常在江水淵潭裡遊玩,出進時都會發出閃光。《淮南子•地形訓》載,"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由於古人對山川的神秘感,也自然會引起一些幻想,這就是說,山神是古人將山嶽加以神化而崇拜的。自古以來,名山大川景色壯觀,尤其是那些形象多變的現象,便使人們對此產生了一種神秘感,出現了山神崇拜的現象。《禮記•祭法》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因此,山神遍布中華大地。在一些以狩獵為主要經濟活動的少數民族中,則把山神看作是狩獵的保護者。
歷史上,任何一個古代民族都有關於天神居住山巔的傳說。
鄂倫春人認為,凡是高山峻岭,懸崖絕壁,都是山神居住的地方,平時不敢得罪山神,要經常向山神供祭,這樣山神才能降福於人民②。
蒙古族把本部落內的險峻山稱為神山,認為神山能保佑人畜安寧。在羌族中,把祭山與祈求豐收聯繫起來,因此祭山成了羌民的大典。彝族認為山是有山神的,他們崇拜山神,也是為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①袁珂譯著:《山海經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秋浦:《鄂倫春社會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頁。民間的祭山活動有繁有簡,祭祀的時間也不盡相同,而且也不是對所有的山都祭祀,祭祀的只是人們所公認的神山。有的地區在祭山期間還實行一些禁忌,如不能進山狩獵,不許砍伐等,從而使祭祀活動更增加了神聖莊嚴的色彩。
2。日月崇拜天體崇拜的主要對象是日月,其中又以日神為甚。在中國古代曾有這樣的認為,日為眾神之主。所以在原始的神話中,就有很多以太陽為中心內容的故事。如羲和生日,浴日,馭日;羿射九日;夸父逐日等等,都直接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太陽崇拜的心理。
月神崇拜,在中國古代也是一種常見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神話中,有把日神羲和當作月神的傳說。由於嫦娥奔月神話的廣泛流傳,嫦娥便成了月神。《山海經•大荒西經》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中國民間曾有"天狗吃月"的傳說,並流傳有鳴鑼救月的宗教儀式,如今仍流行著中秋賞月的習俗。從這些現象中,又可使我們了解到人類對月神崇拜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