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種根深蒂固的反映。
殷商時期盛行的人祭和人殉,始終與崇拜上帝聯繫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殷商奴隸王國的建立,需要在宗教上出現一個至高無上的大神來維護其統治,把一切現象都說成是這個大神的意志,因此,殷人的上帝和祖先神便具有無上的權威,這就是殷人崇拜上帝的社會根源。
3。商代的卜骨和卜甲以兆象判斷吉凶的占卜活動,在殷商時期非常盛行,奴隸主充分利用這一宗教手法,達到了凡事都問卜的程度。商人在使用骨卜的同時,也出現了龜卜,因此,卜骨和卜甲是殷商時期遺留下來的最寶貴的歷史文物和宗教文物之一。甲骨文就是古人利用甲骨占卜吉凶之後,在甲面上刻寫的與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
從考古發掘的各商代遺址中可以看出,在商代早期階段,主要用卜骨,殷人卜骨的選料以牛的肩胛骨最為常見,另外,還有羊骨、豬骨、並且出現了鹿骨,少量用龜甲。中晚期以後,卜骨卜甲並存,有時卜甲還要多於卜骨。從商代前期出現的卜骨來看,在卜法上可以看到它與龍山文化的沿襲關係。後者卜法比較簡單,一般無鑽鑿,只有灼痕,而且灼痕也不規整,較多地帶有原始性。從鄭州二里岡早商遺址出土的卜骨,能看出比龍山文化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與商晚期相比仍顯得原始。但是,也從中看出商代卜骨繼承龍山文化卜骨的傳統,逐漸發展,"並且加以發揮,而成為殷代一切精神生活之所系的占卜習慣"①。
早商之時,卜骨大部分還是有灼有鑽,只有少部分有灼無鑽。在鑽法上一般採用單鑽的形式,個別出現雙聯鑽,鑽孔以鈍圓為多見,同時也存在著尖圓孔和平圓孔幾種。鑽孔多在甲骨的反面,灼法往往是在施好的圓孔內,有的則不鑽孔直接施灼於骨片的最薄處,所以出現的灼痕常常會有不圓的現象②。
卜甲在鄭州、洛陽、安陽等地的早商遺址中已有少量發現。殷人卜用龜甲,多是選用腹甲,也有用背甲的現象。早在1936年發掘小屯遺址時,曾在一個圓坑中出土龜甲1萬餘片,其中有穿孔的12件。可以說,從商代開始,占卜更加受到重視,占卜技術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相信神靈,相信天命,是求卜者共同的心理,正是這種心理,也造就了很多的神靈崇拜者。在發達的奴隸社會中,殷代的卜骨和卜甲已經成為只有殷統治階級才能進行占卜的方式。從卜辭中可以看到,殷王是當時各種宗教活動的主持者,自稱為神的後裔,藉以通過宗教的形式來鞏固自身的統治。考古資料證明,殷商的占卜資料主要出自殷墟及其周圍地區的商代遺址中。問卜的範圍和事項極為廣泛。所包括的內容有祭祀、戰爭、農業、氣象、打獵、飲食及奴隸逃亡等眾多方面。另外,殷人也崇拜一切自然神,如山、河、四方、日、月、風、雲等,尤其是對祖先神靈的祭拜,構成了商代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3年,在安陽小屯南地發現刻辭甲骨4510片,其中有龜片69片,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