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1 / 2)

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兩處的城市遺址,規模都相當大,摩亨佐·達羅城占地達260公頃。街道布局整齊,縱橫交錯,主要街道寬達10公尺。城內有很大的公共浴池,可能與宗教儀式有關。房屋一般用磚建造,有的包括大廳和許多房間,還有兩層建築,並有良好的排水設備。而另外一些小房屋則根本沒有排水沒備。從考古發現來看,當時已經出現了統治機構,產生了國家。

城市的繁榮使哈拉巴文明的商業盛極一時,國際貿易特別頻繁。遺址里發現的大量文物充分證明了它與波斯、兩河流域、中亞,甚至緬甸、中國都有貿易往來。在波斯灣的巴林島(古代稱為狄爾蒙)發現了許多哈拉巴文明物品,表明巴林島在當時是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河流域之間進行海運貿易的一個中轉站。從楔形文字的記載和兩河流域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哈拉巴文明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銅、木料(如柚木)、石料(如閃長石、雪花石膏)、象牙製品、天青石、紅瑪瑙、珍珠等。

由於生產和交換的需要,形成了度量衡制度。計量長度,人們用介殼尺和青銅杆尺。重量是用砝碼來衡量,單位重量約為0.875克。珍寶珠玉的買賣用小砝碼,主要用二進位制;非貴重物品用大砝碼,十進位制。

哈拉巴文明存在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亡,但衰亡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有的專家認為是遭到了雅利安人的入侵,因為城市中的巷道和房屋中發現了很多帶有刀痕的骸骨,有的骸骨呈痛苦掙扎狀,而且城市也遭到了毀壞。有的說是火山爆發,大量的泥漿把城市吞沒。還有的說是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土地退化,致使哈拉巴文明衰亡。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古老的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一,但是,幾千年來,印度社會的發展一直比較遲緩。這與印度存在著一個森嚴的等級制度——種姓制度有著一定的關係。

“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印度的原始居民叫做達羅毗荼人,這個人種皮膚黝黑,他們創造了哈拉巴文化。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中亞的遊牧民族南下,進入印度河中游一帶,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這些征服者膚色較白,自稱“雅利安人”,意為出身高貴的人,以區別於皮膚黝黑的達羅毗荼人。

雅利安人早先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入侵印度後,雅利安人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先進文化,由遊牧轉為定居的農業生活,並逐漸向奴隸社會過渡。

由於雅利安人對達羅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內部貧富分化的結果,在雅利安社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森嚴的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

古印度有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前一種姓高於後一種姓,他們的權利、義務、職業都不相同。

最新小说: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